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傾向_第1頁
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傾向_第2頁
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傾向_第3頁
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傾向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傾向李白詩歌有兩個顯著特征:一個是豪放,一個是飄逸。這兩個特征許多時候是渾然一體的。我們把它獨立開來是為了研究的需要。毫無疑義,蜀道難代表了李白詩歌的主體特征一一豪放。唐殷燔河岳英靈集 說:至如蜀道難等篇,可謂奇之又奇。 然自騷人以還, 鮮有此調(diào)也。 因此,從李白的代表作入手, 分析其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思想傾向,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一、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開篇已經(jīng)說過,這首詩代表了李白詩歌的主體特征,這就是豪放。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探討豪放特征的具體表現(xiàn):1、比興言志,大氣磅礴。李白詩歌中,比興手法,俯拾皆是。他早年寫的大鵬賦即是托物寄興的名篇。

2、“太白古風,其篇富于子昂之感遇,儉于嗣宗之詠懷。其抒發(fā)靈性,寄托規(guī)諷,實相源流也。"(胡震亨李詩通)那么,我們怎樣來看待李白蜀道難中的比興問題呢? “微子悲殷,實寄興于黍離;屈平 哀郢,亦假助于江山?!保S叔琳文心雕龍札記)李白的蜀道難肯定不是一般的模山 范水之作。詩中三致其意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前人早已從它那激越的商聲和悲滄的旋律,聯(lián)想到它必有深意在焉。 如果我們從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來考察,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篇“比興言志”的杰作。我們知道,少年時代的李白就“已將書劍許明時” 了。他“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 文章,歷抵卿相”。他來到長安,滿心希望將他的文才武藝獻給“開元盛世”。甚

3、至夢想“濟蒼生”(梁園吟)“安黎元”(留別于十一逖、裴十三游塞垣),結(jié)果如中唐姚合送李馀 及第歸蜀中所說:“李白蜀道難,羞為無成歸”。這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在蜀道難 中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印跡?!吧嫌辛埢厝罩邩?, 下有沖波遞折之回川”,表面上是寫蜀道 的艱難萬狀,實際上是喻指他“遍干諸侯”、“歷抵卿相”只落得書劍飄零的人生旅程?!皠﹂w崢昧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非親,化為狼與豺”,這“一夫當關(guān)”中的“關(guān)” 僅僅是指劍門關(guān)么?“豈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猛犬霜霜而迎吠兮,關(guān)梁閉而不通?!保ㄋ斡窬呸q)古人早已用“關(guān)”喻“君之門”,“詩宗風騷”的李白焉能不知? "閶 闔九

4、門不可通,以額叩關(guān)閽者怒”(梁甫吟)亦即此意。李白在長安的遭遇告訴我們,正是在長安有那些“連云開甲宅”“鼻息于虹霓”的宦官和斗雞小兒們把持了一定的權(quán)力,才使得詩人“南徙莫從,北游失路”。看來這崔嵬的劍閣實際上正指朝廷要津?!俺苊突?,夕避長蛇”,這虎蛇橫行,正是惡勢力的猖厥?!板\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這“錦城”就是長安。通觀全篇,我們發(fā)現(xiàn),這艱險萬狀的蜀道,原來正是詩人仕進之路的翻版;詩中三致 其意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正是詩人報國無門的感慨。姚合另有一道詩送任腕及第歸蜀寫道:“子規(guī)啼欲死,君聽固無愁,闕下聲名出,鄉(xiāng)中意氣游”則是李白蜀道難仕 途失意的反襯??磥砝畎资竦离y的喻意在唐人心目中

5、是很清楚的。當然,以蜀道而喻仕 途,并把它寫得波謫云詭,驚心動魄。這只有李白這樣的大手筆才能寫得出來。2、新奇的比喻,奇特的夸張。李白是以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著稱于世的。主觀性和抒情性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本質(zhì)特征。在藝術(shù)手法上喜用比喻、夸張、對比等,以造成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在蜀道難中,李白運喻了許多新奇的比喻?!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這當然是夸張。在行路難(其二)中,詩人寫道:“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边@個比喻與前面的夸張有 著異曲同工之妙。以“天”喻“路”,新奇而獨特。在如青天一樣寬闊平坦的大道上,“驊騷(駿馬)拳嗣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肮聼舨幻魉加^,卷帷望月空長嘆

6、。美人如花隔云端?!保ㄩL相思)這一連串的比喻,折射出一個懷著高遠理 想的人,難酬蹈海的艱難人生?!拔鳟斕子续B道”,那山路,陡峻狹窄得只有鳥兒才能飛過。“飛湍瀑流爭喧逐,砰崖轉(zhuǎn)石萬壑雷”,那瀑布沖擊巖石的聲音,如萬壑雷鳴?!俺苊突ⅲΡ荛L蛇”,那“猛虎”,那“長蛇”,當然是喻軒臣當?shù)?。這些比喻,均代表了李白詩歌的 豪放特點。詩中的夸張更是奇特?!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突擊了蜀道的險峻難攀?!盃杹硭娜f八千歲, 不與秦塞通人煙”,極言蜀國與外界隔絕時間之長。“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則是從感覺方面寫蜀道的高險?!斑B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極寫峰巒之高?!俺苊突?,夕避長蛇。磨牙

7、吮血,殺人如麻”,那更是對唐朝當時的社會矛盾所作的一個夸張預示。清代評論家陳沆在詩比興箋中,稱此詩為“失聲橫涕之什”,說明詩人在蜀道的描繪中,寄寓了人生旅途的唏噓感慨。其他篇什中的夸張俯拾即是:“白發(fā)三千太,緣愁似個長”(秋浦歌),以白發(fā)之長言愁之深;“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寫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寫出了黃河的氣勢磅礴,一瀉千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則是豪飲者的一曲贊歌。3、寓神話傳說于鋪敘之中,三者融為一體,增強了詩歌的縱深感。“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李白,在對蜀道的描繪中,融進了神話和傳說,

8、大大豐富了 詩的意境。開篇出語不凡,連用三個感漢,兩個驚呼,一個夸張,在十分強烈地抒發(fā)了詩人 面對高險的蜀道而生發(fā)出的喟嘆之后,即轉(zhuǎn)入對蜀道的神話和傳說鋪敘:“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 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把筆觸伸向遠古,敘述了蜀國開國、與世隔絕及與 秦地溝通的歷史。然而, 入蜀之路依然艱險:“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 手撫膺坐長嘆”詩人以空間為序,鋪敘了北段的曲折盤旋, 中段的高險及種種愁慘之狀。 最后集中筆墨

9、于天下雄關(guān)一一劍閣,描繪了劍閣的崢昧恐怖。至此,蜀道的艱難萬狀全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神話、傳說、鋪敘融為一爐,既縱橫交錯,又經(jīng)緯分明,大大拓寬了詩的意 境,增強了詩歌的縱深感。這個特點在其他詩篇中也很突出。如梁甫吟、鳴皋歌送岑征君、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它們是李白浪漫主義詩歌豪放風格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 部分。4、強烈的抒情色彩。主觀性和抒情性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浪漫主義詩人大多具有高遠的理想,非凡的想象力。他們總是用理想的尺子來衡量現(xiàn)實生活。因此,他們的悲喜異常強烈鮮明。在蜀道難中,你看,“噫吁口 戲!危手高哉!”開篇發(fā)唱,情感猶如火山爆發(fā)?!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一篇之中,三致其意,強烈抒

10、發(fā)了詩人報國無門的嗟嘆。詩人帶著追求、向往、愁怨、悲憤 的感謝色彩描繪了蜀道的艱難曲折。不管是敘述遠古的神話, 還是描繪現(xiàn)實的景觀, 詩人賦予蜀道以高不可攀的雄姿。詩中,一方面是詩人為了理想而“西游”,一方面卻是“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這種矛盾沖突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明暗交錯,寄寓著詩人對前途理想的 無限感慨!在蜀道之上,鳥“悲”,猿“愁”,人“畏途”,呈現(xiàn)出蜀道的崢噪峭拔。從離開 長安后的梁甫吟中“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guān)閽者怒” ,我們可以看出,李白是在抒 發(fā)人生的失意。中唐雍陶蜀道倦行因有所感詩末句云:“蹇步不唯傷旅恩,此中兼見宦途情?!笨梢?,“蜀道”是人生宦海失意的見證。5、和諧的韻律

11、、靈活的句式、一詠三嘆的節(jié)奏。這首詩,音韻和諧,抑揚頓挫,瑯瑯上口。在韻腳上,從開篇至“使人聽此凋朱顏”,雙句押“ian”韻。詩的后半段,出于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韻腳具有變化,讀來依然和諧自然。整 首詩的音韻是雄壯的,動人的,極具詩歌的音韻美。在句式上,以七言為基本句。少自“噫 吁口戲”三字,多至“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十一字?!吧嫌辛埢厝罩邩?,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近于駢體;“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則是散文筆意;“劍閣崢昧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數(shù)句又屬賦體。各種句式的靈活運用,很好地起到了 為表達主題服務的作用。另外,詩人為了突出蜀道之難,于詩首、詩中、詩末三次贊嘆“蜀

12、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言有盡而意無窮,寄寓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無限感慨,讀之令人哀婉 低回,蕩氣回腸。以上我們從五個方面分析了這首詩的藝術(shù)特色。其實我們在分析這些特色的時候,已經(jīng)感受到李白詩歌的總體特色,這就是豪放飄逸。當然,主要是以豪放為主。飄逸者如“連峰去天 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其實在豪放中有飄逸,在飄逸中 有豪放。這種“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詩風是李白所獨有的。它通過比興、夸張、強 烈的抒情所表現(xiàn)出來。同時,它又是李白式的比興、夸張、強烈的抒情,代表著李白所獨有 的特征。二、從蜀道難看李白詩歌的思想傾向1、“奮其智能,愿為輔弼”的遠大理想。作為詩人的李白

13、,是非凡的。他以英姿卓偉而從少年時代起,就強烈地向往政治。 如日中天的盛唐孕育了他的遠大理想。 他在許多篇章中反復吟詠的大鵬, 就是他遠大理想的化身。 大 鵬精神就是李白精神。前面已經(jīng)說過,蜀道難是李白一入長安后的作品。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實指望在長安一展羽翼,實現(xiàn)夙愿的;沒想到遭遇種種磨難。天寶元年,唐玄宗征召他入京時,那種得意就不同了: “游說萬乘苦不早,揚鞭跨馬涉遠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保狭陝e兒童入京)那么,蜀道難的什么地方暗含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呢?我們知道,浪漫主義作家是以內(nèi)心的感受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不管實際的蜀道如何, 事實上,1詩人是以象征的手法, 把“蜀道”作

14、為“仕途”的形象再現(xiàn)的。盡管“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是想登上青天的。 這個青天當然是政治權(quán)力的最高峰。因為他的理想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但是,他看到了 “劍閣崢噪而崔嵬”。如果“所守或非親”,那么,必將“化為狼與豺”。這即涉及 到最高統(tǒng)治者的選賢任能問題。盡管“朝避猛虎,夕避長蛇”,但當他不得不離開時,依然“側(cè)身西望”著。他曾問過自己:“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他后悔過嗎?沒有。即使第二次被征召入長安,玄宗以其“非廊廟器”,賜金放還之后,他在梁園吟中依然說:“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應未晚?!?/p>

15、看來,崇高的理想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心靈,他每時每刻都想著“東山再起”。2、對黑暗政治的猛烈抨擊。一個偉大的詩人不可能不干預社會、干預政治。他是那個時代的一面鏡子,當然應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李白生活在唐帝國盛極而衰的時代,是光明繁盛的社會景象誕生和鼓舞了他的理想。少年時代,就曾在別匡山中寫道:“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他要把自己的才能獻給大唐王朝,甚至夢想輔佐皇帝濟蒼生,安社稷,建立不朽的功勛。李白為這一理想奮斗了一生, 雖然歷盡坎坷,然雄心不改。正是在對偉大理想的追求中,李白寫 下了許多豪情逸興的和悲歌慷慨的詩篇,而成為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來到長安,雖然還不是統(tǒng)治階級的一員(即使

16、天寶元年征召后, 他也充其量只是一個幫閑文人),但是,敏銳的詩人看到了社會的陰影。在繁盛的外表下,一股巨大的暗流洶涌著。你看那“劍閣”顯露著猙獰的面目;在重要的“關(guān)口”,把持著“非親”。他們一旦生出外心,就會像豺狼虎豹一樣,“磨牙吮血,殺人如麻?!边@并不是聳人聽聞。我們再來看古 風(其二十四):“大車揚灰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云開甲宅。路逢斗雞者,冠 蓋何輝赫!鼻息于虹霓,行人皆怵惕?!被鹿俸投冯u小兒的氣焰如此器張,這個社會還正常嗎?在古風(其十五)中,詩人在回顧了燕昭王的禮賢下士之后,指斥當今“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鳴皋歌送岑征君這首詩進一步抨擊了社會的是非顛倒:“雞聚族以爭食,鳳孤飛而無鄰。噓蜓嘲龍,魚目混珍。嬪母衣錦,西施負薪。 ”這種種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