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1.gif)
![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2.gif)
![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3.gif)
![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4.gif)
![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6537f0835df2e38ddca9d409a1fb745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內(nèi)容提要】潑寒胡戲,指西域民族冬季季節(jié)中的歌舞表演。文獻所載,南朝劉宋時傳入宮廷;北周宮廷中以胡人表演之,是為宮廷中的娛樂工程之一。唐初,潑寒胡戲流行于宮廷、民間,開元年間被禁。被禁之原因在其與中華禮樂文化傳統(tǒng)相悖。潑寒胡戲遭禁后,一些歌曲舞蹈形式從中剝離,為唐代歌曲、舞曲、大曲、曲子辭、戲弄等諸多音樂文藝款式所汲齲潑寒胡戲在中國的衍流是“胡樂入華的一個典型,說明胡樂入華后很難完好地保存原生樣態(tài),與華樂相結(jié)合而融入華樂是胡樂入華后的最終歸宿。【關(guān)鍵詞】潑寒胡戲蘇幕遮渾脫戲弄一潑寒胡戲之入華潑寒胡戲,亦稱為乞寒胡戲。本為西域民族季節(jié)性歌舞表演。?舊唐書?卷一九八?西戎康國?
2、:“其人皆深目高鼻,多須髯。人多嗜酒,好歌舞于道路。以十二月為歲首。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潑,盛為戲樂。?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下康國?:“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潑為樂。?資治通鑒?卷二八:“乞寒,本西國外蕃康國之樂。其樂器有大鼓、小鼓、琵琶、五弦、箜篌、笛。其樂大抵以十一月,裸露形體,澆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也。?文獻通考?卷一四二?樂西戎?:“潑寒胡戲即乞寒胡戲,本出于胡中西域康國,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潑為樂,武后末年始以季冬為之。潑寒胡戲由何方傳入中國,古人大致有三種說法:其一,西域說。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六?樂六?:“?乞寒?者,本西國外蕃之樂也。其二,龜茲說。唐慧琳在?一切經(jīng)
3、音義?卷四一中釋“蘇莫遮云:“此戲本出西龜茲,至今猶有此曲。?大正藏中華藏?,轉(zhuǎn)引自王小盾、何劍平輯?漢文佛經(jīng)中的音樂史料?。按:“蘇莫遮與潑寒胡戲之關(guān)系,見下文?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卷一:“蘇莫遮,胡語也,本云颯麼遮,此云戲也,出龜茲國。?大正藏中華藏?,轉(zhuǎn)引自?漢文佛經(jīng)中的音樂史料?其三,康國說。主要見于?新唐書?、?舊唐書?、元胡三識資治通鑒音釋?、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等。由此可見,從唐人開始,對于潑寒胡戲源于西域無爭議故稱之為“胡戲,然對其終究源出西域何地,那么有歧說。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潑寒胡戲在龜茲與康國均有表演,故有“龜茲、“康國二說;二是潑寒胡戲并非在唐代才傳入中國,其入華遠在隋唐之
4、前,故唐人也很難判斷潑寒胡戲最初是由哪國傳入的。今人向達先生認為:“乞寒胡戲本來出于伊蘭,傳至印度以及龜茲;中國之乞寒戲當又由龜茲傳來大致俱在西域康、安諸國樂部所常用者也。?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其論之根據(jù),乃唐張說的?蘇摩遮?曲辭五首:蘇摩遮潑寒胡戲所歌,其和聲云“億歲樂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寶服紫髯胡。聞道皇恩遍宇宙,來時歌舞助歡娛。繡裝帕額寶花冠,夷歌騎舞借人看。自能激水成陰氣,不慮今年寒不寒。臘月凝陰積帝臺,豪歌擊鼓送寒來。油囊獲得天河水,將添上壽萬年杯。寒氣宜人最可憐,故將寒水散庭前。惟愿圣君無限壽,長取新年續(xù)舊年。昭成皇后帝家親,榮樂諸人不比倫。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樹逢春。按:曲辭
5、每首末均有“億歲樂三字和聲。省錄。詩中“摩遮本出海西胡之“海西,兩漢時指“大秦今羅馬,參見?辭源?“海西條,唐時那么指西域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王維?隴頭吟?:“蘇武才為典屬國,節(jié)旄空盡海西頭。?全唐詩?卷一二五張說?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其二?:“圣皇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全唐詩?卷八七至于“來時歌舞助歡娛的“琉璃寶服紫髯胡,亦可能為龜茲、康國之西域胡人。故由張說?蘇摩遮?曲辭,尚不能得出潑寒胡戲“本來出自伊蘭,傳至印度以及龜茲之結(jié)論。目前,潑寒胡戲的原始發(fā)生地、其最初傳入中土確實切始源國,還無從確定,也不能排除從龜茲、康國同時傳入的可能性,從唐人杜佑開始,已將其始源地籠統(tǒng)地歸于西域,故目前可以
6、確定的是:潑寒胡戲源于龜茲、康國一帶西域民族的冬季季節(jié)游戲,后傳入中國。關(guān)于潑寒胡戲傳入中國的最早時間,學界均將之定為北周的大象元年579,其說的根本根據(jù)為?周書?卷七?宣帝紀?:“宣帝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nèi)外命婦,又縱胡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而事實上,此戲在南朝劉宋時已經(jīng)傳入,?宋書?卷四一?后妃?:上宋明宗嘗宮內(nèi)大集,而裸婦人觀之,以為歡笑。后明恭王皇后以扇障面,獨無所言。帝怒曰:“外舍家寒乞,今共笑樂,何獨不視?后曰:“為樂之事,其方自多,豈有姑姊妹集聚,而裸婦人形體,以此為樂?外舍之為歡適,實與此不同也。類似的記載亦見?魏書?卷九七?外戚傳?:這里的“寒乞,即“乞寒;“外舍,外戚也
7、,指皇后家。所謂“裸婦人形體云云,正是潑寒胡戲“裸露形體,澆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也的一大特征。劉宋時期,南北方民族的音樂文化交流不斷,宋孝武帝時,胡伎已參預(yù)到宮廷音樂活動中,致有“胡伎不得彩衣的廷令?宋書禮五?;北魏拓拔燾那么遣使到南方借樂,?宋書?卷五八?張暢傳?:“燾又遣使就二王借箜篌、琵琶、箏、笛等器及棋子。因此,宋明宗時潑寒胡戲的傳入,乃是其時南北音樂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之一。從一百多年后北周宮廷中尚行此戲看,劉宋以后,潑寒胡戲已成為宮廷娛樂中的一個傳統(tǒng)性保存工程。二唐代的潑寒胡戲及其被禁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南北朝時期潑寒胡戲雖已傳入中土,但主要行于宮廷中。潑寒胡戲成為一種社會風俗,在初唐以后?
8、舊唐書?卷九七?張說傳?:“自那么天末年,季冬為潑寒胡戲,中宗嘗御樓以觀之。?舊唐書中宗紀?:“景云二年十二月丁未,作潑寒胡戲?!熬褒埲晔乱矣?,令諸司長官向醴泉坊看?潑胡王?乞寒戲?!吧颀堅晔辉录撼螅宄悄祥T觀潑寒胡戲。?通典樂六?:“臘月乞寒,外蕃所出,漸漬成俗,因循已久。可見其流行之廣。由于歷史記載的缺乏,我們已無法詳細理解潑寒胡戲從劉宋到唐初這一百多年中傳播的軌跡。但可以肯定,其形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將文獻所載的南北朝與唐代的潑寒胡戲相比較,其變主要有二:一是由宮廷之戲擴展為全民之戲;二是其“戲在南北朝時并沒有特定的“演員,更無“故事,形式為“水澆沃為戲樂,伴以“豪歌擊鼓。名之為
9、“戲,泛稱耳,其實乃是一種群眾自為、沒有“戲者與“觀戲者區(qū)分的今緬甸之潑水節(jié)狀況可為參照群眾性“游戲,入華后那么有了初步的“戲者與“觀之以為歡笑的“觀眾之區(qū)分。換言之,入華后的潑寒胡戲已不是純粹的“群眾游戲而有了某種“表演的意味,雖然其仍保存著“群眾游戲的痕跡。唐代,潑寒胡戲“表演的成分大大加強,一個微妙的標志是以“蘇莫遮代稱之。神龍二年,并州清源縣令呂元泰上疏議潑寒胡戲云: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zhàn)爭象也;錦繡夸競,害女工也;督斂分弱,傷政體也;胡服相歡,非雅樂也;渾脫為號,非美名也。安可以禮義之朝,法胡虜之俗?詩云:“京邑翼翼,四方是那么
10、。非先王之法樂而示那么于四方,臣所未諭。?書洪范?曰:“謀時寒假設(shè)。何必裸身揮水,鼓舞衢路以索之!?新唐書?卷一一八?呂元泰傳?由此可見,潑寒胡戲在唐代又被稱為“蘇莫遮或?qū)懽鳌疤K摩遮、“蘇幕遮?!疤K莫遮,胡語,其意謂西域地區(qū)的一種帽子。?宋史外國六高昌?:“婦人戴油帽,謂之蘇幕遮。此帽用羊皮制,外涂油以防水,是“潑寒戲中的一種服飾。唐般假設(shè)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jīng)?卷一:“又如蘇莫遮帽,覆人面首,令諸有情兒即戲弄,老蘇莫遮亦復如是。從一城邑,至一城邑,一切眾生被衰老帽,見皆戲弄,以是因緣老為大苦。?大正藏中華藏?,轉(zhuǎn)引自?漢文佛經(jīng)中的音樂史料?以具有“戲之“道具色彩的“蘇莫遮代稱潑寒胡戲,看似細
11、微末節(jié),但卻反映了人們對“潑寒戲的興趣點從“乞寒到“表演的某種轉(zhuǎn)移。呂元泰之所云“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zhàn)爭象也;錦繡夸競,害女工也,說明潑寒胡戲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強,時人對潑寒胡戲興趣點的轉(zhuǎn)移,與此親密相關(guān)?;蛘哒f潑寒胡戲表演成分的增強與人們興趣點的轉(zhuǎn)移,是相輔相成的。呂氏所言的“渾脫隊,為舞隊,從“軍陣勢也、“戰(zhàn)爭象也云云,可想見其表演規(guī)模之大。故唐代的潑寒胡戲名義上的“主題雖仍然是“乞寒,也還保存有“潑水的游戲,但其性質(zhì)已從一種原始的群眾游戲轉(zhuǎn)化為一種群眾參預(yù)的大規(guī)模組合性歌舞表演,成為季節(jié)性的大型欣賞性表演節(jié)目,其生存空間從南北朝時期的華府宮廷擴展為
12、“盛行民間,以致成為帝王“觀風看“戲的一項內(nèi)容武后末年,中宗乘樓觀潑寒胡戲、景龍三年令諸司長官向醴泉坊看?潑胡王?乞寒戲、李隆基為皇太子時“微行觀此戲唐韓朝宗?諫作乞寒胡戲表?,可見其影響何等廣泛。但即在潑寒胡戲于民間盛行之時,士夫非議紛起,有三位相繼上疏排斥潑寒胡戲:其一是上文提及的縣令呂元泰,其二是左拾遺韓朝宗,其三是曾亦頗賞潑寒胡戲的中書令張說三位官員從地方到中央,級別從小到大,說明潑寒胡戲的影響廣及朝野。呂疏大意前文有引,韓之諫表呈于睿宗景云二年?通典樂六四方樂?。按:?唐會要雜錄?記為睿宗景云三年,當依?通典?,要義為以下數(shù)句:今之乞寒,濫觴胡俗,臣參聽物議,咸言非古,作事不法,無乃
13、為戒。伏愿陛下三思,籌其所以。?諫作乞寒胡戲表?,?全唐文?卷三一張說上疏的時間為先天二年十月?通典樂六四方樂?,起因是吐蕃入朝祝賀,有司以表演潑寒胡戲接待之,張說上疏反對而論及潑寒胡戲:臣聞韓宣子適魯,見周禮而嘆;孔子會齊,數(shù)倡優(yōu)之罪。列國如此,況大朝乎?今外國請和,選使朝謁,所望按以禮樂,示以兵威,雖曰戎夷,不可輕易,焉知無駒支之辨由余之賢哉?且乞寒潑胡,未聞典故,裸體跳足,盛德何觀;揮水投泥,失容斯甚。法殊魯禮,褻比齊優(yōu),恐非干羽柔遠之義,樽俎折沖之禮。?舊唐書張說傳?以上三人排斥潑寒胡戲的詳細出發(fā)點不盡一樣,但最終歸結(jié)點那么同“今之乞寒,濫觴胡俗,臣參聽物議,咸言非古,作事不法,無乃為
14、戒?!鞍部梢远Y義之朝,法胡虜之俗?一言以蔽之:潑寒胡戲乃胡文化,與我“禮義之朝的傳統(tǒng)文化相悖,行之喪風敗俗,有壞“盛德。換言之,吾華當“以華化胡,而不能容許“以胡化華。如此有關(guān)國體民風的堂堂理由,玄宗焉能不納?于是便有了?禁斷臘月乞寒敕?:敕:臘月乞寒,外蕃所出,漸積成俗,因循已久。至使乘肥衣輕,競矜胡服。闐城溢陌,深點玷華風。自今已后,即宜禁斷。開元元年十二月七日。?唐大詔令集?卷一九按:?唐會要?卷三四記頒詔時間為十月七日?!白越袢錇?“自今已后,無問蕃漢,即宜禁斷。?通典樂六?所記同此。自此,潑寒胡戲在唐代銷聲匿跡。但是,潑寒胡戲的假設(shè)干“表演形式卻并未退出歷史舞臺。三唐代潑寒胡戲的變
15、易流傳從前文所引唐代文獻及張說所作“潑寒胡戲所歌的?蘇摩遮?歌辭看,潑寒胡戲從南北朝時期簡單的“潑水之戲到唐代已成一種大型的綜合性歌舞,有趣的是:與此同時,潑寒胡戲發(fā)源地西域的“蘇摩遮,其“戲的形態(tài)與唐“蘇摩遮是一致的。唐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卷四一: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云“颯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按:指中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沾灑行人;或持罥索搭鉤,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云:常以此法禳厭,驅(qū)趁羅剎惡鬼食啖人民之災(zāi)也。注:慧琳,疏勒國人。俗姓裴?!白?大藏音義?一百卷,起貞元四年迄元和五載方得絕筆,貯
16、其本于西明藏中。事見?宋高僧傳唐京師西明寺慧琳傳?。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這一段話,寫于“禁斷潑寒胡戲后的中唐,說的是其時龜茲“蘇莫遮之情形,但于理解唐之潑寒胡戲及其流變頗有幫助,故須深察:其一,首先當注意的是:慧琳謂龜茲國“至今猶有的“蘇莫遮,“公行的時間從以前的“十一月流變?yōu)椤捌咴鲁?。這一改動,意味頗深:雖然其“戲仍有“以泥水沾灑行人,宗旨已從“潑寒而轉(zhuǎn)變?yōu)榕c華俗“趨儺意義相似的“禳厭消災(zāi)。宋王明清?揮麈錄?記太平興國元年王德延等奉使高昌,敘其所見云:“或以水交潑為戲,謂之壓陽氣去?!皦宏枤馊ゲ闭?,消暑氣也。是知宋初高昌之“潑寒戲也改在夏日行之而成為“壓陽戲。由此提出的問題是:唐之“潑寒與
17、西域“壓陽的“蘇摩遮在“戲之形態(tài)上的進展,是唐影響胡,還是胡影響唐,抑或互相無影響?據(jù)唐保存了“潑寒古俗和唐當時的聲勢地位,可能性大的應(yīng)是前者。唐時西域諸國頗遵唐令,“潑寒所以改為“壓陽,極可能是唐開元潑寒胡戲“無問蕃漢,即宜禁斷的結(jié)果。其二,慧琳謂“蘇莫遮時云“此戲,然又曰“至今猶有此曲,并將“渾脫、大面、撥頭等比為同類。這并不是慧琳糊涂,而是時人之習慣。其因在“渾脫、大面、撥頭等等均有樂曲伴之,故又稱之為“曲。古人無“嚴謹?shù)摹案拍钜庾R本屬平常,不獨慧琳如此。況慧琳乃在華釋經(jīng),當遵循華人之習慣,故慧琳之言反映了唐人的觀念:“蘇摩遮乃是“戲、“曲一體的?!疤K摩遮既可以指一種“戲,也可以指一種“
18、曲,“蘇摩遮名義下的“曲,乃是潑寒胡戲中種種表演之樂曲的總稱。慧琳類比“蘇摩遮的“渾脫、“大面、“撥頭,前者為舞蹈,乃唐“蘇摩遮之“戲中的工程之一,后二者為戲弄,從慧琳語氣看,唐“蘇摩遮之“戲中亦當有“戲弄一項。舞蹈與戲弄的音樂自有不同,故“蘇摩遮的“曲亦當不止一種曲調(diào),更不是“一個曲子。由上述唐代潑寒胡戲形態(tài)的“組合性所決定,開元所禁的潑寒胡戲,乃是其中有礙“盛德、“深玷華風的“裸體跳足、“乘肥衣輕,競矜胡服。而其樂曲、其舞蹈、其戲弄之“藝術(shù)形式,只要不礙“盛德,無玷華風,那么當不在被禁之列。事實正是如此。由于盛唐潑寒胡戲中“深玷華風的“裸體跳足等只是對原始形式的保存而無本質(zhì)意義,在形態(tài)上、
19、文化意義上與“蘇摩遮名義下的“戲?qū)嵰褵o甚關(guān)聯(lián),故歲時性的潑寒胡戲一禁遂止,但其與“潑寒無關(guān)的“藝術(shù)形式卻仍然流行。其中,傳播、應(yīng)用最廣的乃是作為一類音樂總稱的“蘇莫遮曲?!疤K莫遮曲首先被宮廷樂署中不同“宮調(diào)的音樂所汲齲天寶十三年,太樂署對供奉曲及諸樂調(diào)整理改名,“蘇莫遮也在其中南呂宮水調(diào)【蘇莫遮】仍用原名;太蔟宮沙陀調(diào)之【蘇莫遮】,更名為【萬宇清】;金風調(diào)之【蘇莫遮】更名為【感皇恩】。在唐崔令欽?教坊記?所錄盛唐時期教坊表演的諸多曲名中,沒有【蘇莫遮】,但有【感皇恩】,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所記“熊羆部所奏樂曲中,那么有【萬宇清】,而“熊羆部屬雅樂系統(tǒng)參見?樂府雜錄?,可見“蘇莫遮曲既為宮廷燕樂
20、采用,亦為雅樂所吸收?!疤K莫遮曲亦為民間所采用,任半塘先生整理編輯的?敦煌歌辭總編?錄有數(shù)篇:蘇莫遮聰明兒二首聰明兒,秉天性。莫把潘安、才貌相比并。弓馬學來陣上騁。似虎入丘山。勇猛應(yīng)難比。善能歌,打難令,正是聰明。處處皆通嫻,久后策官應(yīng)決定。馬上盤槍。輔佐當今帝。聰明兒,無不會。只為紅鱗、未變歸滄海。幾度龍門點額退,所有紅波,綠水歸潭再。擺金鈴,搖玉佩。常有堅心,灑雨乾坤內(nèi)。稍有行云頂戴,猛透強波,直向青云外。?敦煌歌辭總編?中644645頁蘇莫遮大唐五臺曲子六首錄二大圣堂,非凡地。左右盤龍,唯有臺相倚。嶺岫嵯峨朝霧已,花木芬芳,菩薩多靈異。面慈悲,心歡喜。西國真僧,遠遠來瞻禮。瑞彩時時巖下起
21、,福祚當今,萬古千秋歲。其一上中臺,盤道遠。萬仞迢迢,仿佛回天半。寶石巖光燦爛,異草名花,似錦堪玩耍。玉華池,金沙泮。冰窟千年,到者身心顫。禮拜忠誠重發(fā)愿,五色祥云,一日三回現(xiàn)。其四?敦煌歌辭總編?下17111733頁感皇恩四海清平四首錄二四海天下及諸州,皆言今歲永無憂。長圖歡宴在高樓,環(huán)海內(nèi),束手愿歸投。朱紫盡風流。殿前卿相對,列諸侯,叫呼萬歲愿千秋。皆樂業(yè),鼓腹?jié)M田疇。其一萬邦無事減戈钅延,四夷稽首玉階前。龍樓鳳閣喜云連,人爭唱,福祚比金璇。八水對三川。升平人道泰,帝澤鮮,修文罷武競題篇。從此后,愿皇帝壽如山。其四?敦煌歌辭總編?中682683頁由上可見,“蘇莫遮曲在民間亦有流傳,并為佛曲
22、所采用。當注意者尚有三點:一、?聰明兒?、?大唐五臺曲子?語文體式一致,?四海清平?與之那么大不一樣,可與前文所述“蘇莫遮曲并非專指一個曲調(diào)相參證。二、【感皇恩】曲調(diào)當是天寶太樂署改名后由宮廷傳入民間,可見“雅、“俗之間的音樂文化之交流,本是雙向的?!靖谢识鳌亢笥殖蔀樗挝娜嗽~調(diào)之一,衍名為【云霧斂】、【鬢云松令】。是為宋文人詞調(diào)承唐教坊曲之一例。三、【蘇摩遮】的歌辭形式乃齊、雜言共存。張說作于開元之前的【蘇摩遮】歌辭為齊言,【感皇恩】必作于天寶后,乃是雜言。說明胡樂曲調(diào)本也是可與齊言相合的,并非“特別適宜配合雜言歌辭。實際上,唐代的“曲子辭,華樂曲調(diào)近90%,與胡樂有關(guān)曲調(diào)只約10%;而華樂歌
23、辭雜言者亦遠多于胡樂。我們不能將徒詩一體大多為齊言的現(xiàn)象簡單轉(zhuǎn)移到歌辭體的考察中,得出華樂只適宜配以齊言歌辭之結(jié)論。既然如此,唐代雜言歌辭體的產(chǎn)生,就不僅僅是“胡樂入華所能解釋的了。至于吳藕投詞名索引蘇幕遮?云“張說?燕公集?有蘇幕遮七言絕句,宋詞蓋因舊曲名度新聲也,乃未解“蘇摩遮乃“一類曲調(diào)的總名,并非是“一個曲調(diào),宋之【蘇摩遮】詞調(diào),未見得就是從張說歌辭的曲調(diào)而來,“宋詞蓋因舊曲名度新聲之推測也就無從談起了。潑寒胡戲在唐代流變的另一局部是其中的“渾脫。在唐人陳述潑寒胡戲的話語中,“渾脫多與舞蹈相聯(lián)。?舊唐書儒學下郭山惲傳?:“景龍中,累遷國子司業(yè)。時中宗數(shù)引近臣及修文學士,與之宴集,嘗令各
24、效伎藝,以為笑樂。工部尚書張錫為談容娘舞,將作大匠宗晉卿舞渾脫,左衛(wèi)將軍張洽舞?黃獐?,左金吾衛(wèi)將軍杜元琰誦婆羅門咒,給事中李行言唱?駕車西河?,中書舍人盧藏用效道士上章。此處之“舞渾脫,顯然是獨舞。而本稿前引文中“比見都邑城市相率為渾脫隊的“渾脫隊,乃是群舞。宋代宮廷中“隊舞亦稱“舞隊中的“玉免渾脫隊見?宋史樂十七教坊?,當是其一脈之傳。“渾脫乃胡語,其本義有二:一是指一種帽子。?新唐書五行一?:“太尉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人多效之,謂之趙公渾脫。二是指用羊皮所做的皮囊,?宋史蘇轍傳?:“訪聞河北道近歲為羊渾脫,動以千計。渾脫之用,必軍行乏水,過渡無船,然后須之?!皽喢摵我詾槲杳?,史無
25、明述?;蚱湮枵叨啻饔小皽喢撁保蚱湮枵邟煊衅つ乙浴皾娝?,故以代名之。渾脫舞的詳細樣態(tài),史無確載,難述其詳,但有別具一格的“胡味那么可肯定。同時可以肯定的是:華人吸收之定非原樣套用,而是有所改易、有所創(chuàng)新。表達它的典型之例為“劍器渾脫。劍為華器,劍舞乃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舞蹈之一,故“劍器渾脫必是在傳統(tǒng)劍舞根底上吸收“渾脫的一種創(chuàng)新。唐代宮廷樂妓中最擅此舞者名公孫大娘,藝名遠播朝野,李白、杜甫等詩中有所提及。其有不少弟子,最拿手的也是劍器舞參見?全唐詩?卷一六七李白?草書歌行?、卷二二二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盛唐以后,“劍器舞乃成傳統(tǒng)舞蹈與“渾脫交融之劍舞的特定稱謂,在民間亦頗流行。?敦煌
26、歌辭總編?下錄有曲子辭?劍器?上秦王三首,“第三為:排備白旗舞,先自有曲來。合如花焰秀,散假設(shè)電光開。喊聲天地裂,騰踏山岳摧。劍器呈多少,渾脫向前來。圣朝能用將,破敵速如神。掉劍龍纏臂,開旗火滿身。積尸川沒岸,流血野無塵。今日當場舞,應(yīng)知是戰(zhàn)人。晝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雪光偏著甲,風力不禁旗。陣變龍蛇活,軍雄鼓角知。今朝重起舞,記得戰(zhàn)酣時。破虜行千里,三軍意氣粗。展旗遮日黑,驅(qū)馬飲河枯。鄰境求兵略,皇恩索陣圖。元和太平樂,自古恐應(yīng)無?!皽喢撐璧囊魳非{(diào)亦為其他歌舞吸收,?舊唐書禮儀四?記有“竿木渾脫,或是渾脫舞與雜技的結(jié)合,或是以渾脫曲為雜技表演的音樂伴奏。唐南卓?羯鼓錄?記有“渾脫曲用作【柘
27、枝】的解曲較大型樂章中的一個相對完好的樂段。“柘枝亦為胡舞名,其所用音樂曲調(diào)亦名【柘枝】,為健舞曲,后在唐代漸擴展為大曲,“渾脫既為之“一解,那么“渾脫之音樂曲調(diào)乃是其擴展為大曲的音樂素材之一。而據(jù)唐崔令欽?教坊記?所列“教坊大曲中有【醉渾脫】看,“渾脫音樂曲調(diào)在唐代也曾以自身為主體組合為大曲。所謂大曲,在音樂意義上是多樂段構(gòu)成的大型樂章,在表演意義上是組合樂、歌、舞的大型綜合表演?!皽喢撛谝魳芬饬x上也不是單純的一個曲調(diào),而是“蘇摩遮曲中用于渾脫舞音樂曲調(diào)的總名,包括了“渾脫舞所用的全部音樂曲調(diào),故具有組合為大曲的優(yōu)越條件。惜【醉渾脫】唐后不傳,【柘枝】大曲雖宋代猶存,然其中的“渾脫之解失傳,
28、宋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云:“?柘枝?舊曲,遍數(shù)極多,如?羯鼓錄?所謂“渾脫解之類,今無復此遍。只有?劍器?大曲,至宋代尚有較完好的保存。除了上述樂、歌、舞之外,潑寒胡戲在唐代之流變的一端尚有“戲。潑寒胡戲之“戲,乃是古代廣義之“戲,與今為演故事之“戲劇有別。本文前曾有言:其“戲在西域及初入華時形態(tài)甚簡,不過“以潑水相戲樂而已,唐時那么其中當有類似“大面、“撥頭的戲弄。按:或有曰唐潑寒胡戲中有“大面、“撥頭之工程,是乃誤解慧琳之所言?;哿諘r潑寒胡戲已遭“禁斷。任半塘?唐戲弄?對此多有申訴,如前引唐中宗景龍三年“十二月乙酉,令諸司長官向醴泉坊看?潑胡王?乞寒戲。此戲由宮廷教坊演出,戲中出現(xiàn)由伎人
29、妝扮的“胡王,有“潑胡王之情節(jié),雖或簡單,然與露天群眾為主體的潑寒“戲性質(zhì)大不一樣,顯然已是具有戲劇意味的“戲弄。再如張說的?蘇摩遮?歌辭,?唐戲弄?對之作了六點說明:一此亦“御前奏伎之所歌,非民間行樂之辭。二演員分馬上、馬下兩部,并另有樂隊。三方面結(jié)合,皆在庭中露天演出。三馬上者任歌舞,乃碧眼紫髯胡人。四馬下者配帶油囊,貯水,激灑場中,與馬上之歌舞相應(yīng)。五全伎乃胡樂、胡歌、胡舞、胡戲。樂器內(nèi)頗用鼓,歌那么用漢辭。六全戲之主題,乃獻忠祝壽,永慶萬年。而最后一首,顯然是為慶賀明皇追封昭成皇后玄宗生母,為武那么天所害為皇太后事,或許是有某種“情節(jié)的??梢姟疤K莫遮之“戲在盛唐亦為宮廷教坊吸收而改造為
30、“戲弄。在民間,假設(shè)前文所引敦煌歌辭?蘇摩遮聰明兒?,假設(shè)跳出“蘇摩遮為“一個詞調(diào)的理解,不將之簡單地視作“依調(diào)填詞,而以“蘇摩遮之“戲的名義理解之,那么其辭中的“聰明兒未嘗不可能是一種“戲弄的主角?!疤K摩遮中的“渾脫,也有流變?yōu)椤皯蚺嫩E象。如上文所引姚合的?劍器詞?,從其“今日當場舞的“晝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破虜行千里,三軍意氣粗等內(nèi)容看,頗具某種情節(jié)意味場面,極可能是多人演出的歌舞戲。宋史浩?貿(mào)阝峰真隱大曲?中的?劍舞?以“項莊舞劍、“李、杜觀公孫大娘劍舞兩個故事情節(jié)為主體參見?全宋詞?12591260頁,是為一種典型的“大曲體歌舞戲弄,唐代劍舞當是其傳統(tǒng)淵源。因此,潑寒胡戲與中華外
31、鄉(xiāng)歌舞相交融之歌舞、“戲弄,在宮廷與民間均有流衍,成為唐以后“戲曲產(chǎn)生所依托的歷史文化根底之一。四結(jié)語綜上所述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可歸結(jié)為三點要義:一、潑寒胡戲之入華時間為南朝劉宋時期,今學界定論之“北周當予修正。這一修正的意義在于:現(xiàn)今假設(shè)干論著表達隋唐“燕樂形成“在北周或曰“北朝胡樂入華背景下云云,與歷史事實不盡相符。實際上,胡樂音樂、舞蹈、游戲入華現(xiàn)象不僅南朝有之,漢代乃至先秦亦有之例如?晉書?載西漢李延年“因胡聲而造“新聲二十八解;?周禮?中的“四夷之樂等。潑寒胡戲之入華及在唐代的流變說明:以華樂為主體而吸收外域音樂是中華“樂文化建構(gòu)一以貫之的歷史傳統(tǒng),隋唐“燕樂的建構(gòu)乃是這一傳統(tǒng)的延續(xù)和擴展,而不是隋唐時期史無前例的獨創(chuàng),因此,不能將“胡樂入華視為隋唐“燕樂建構(gòu)的一個“獨特現(xiàn)象和“主導性歷史背景。二、潑寒胡戲之入華與流變說明:某種“胡樂入華,可能是屢次性、疊加性的。劉宋宮廷中的“乞寒之“戲,看來只是“胡戲局部的引入,“戲者乃是宮女“外舍的乞寒戲是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人轉(zhuǎn)讓二手車位合同(三篇)
- 2025年中年級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jié)(三篇)
- 2025年二手廠房買賣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產(chǎn)品代理合作協(xié)議范文(2篇)
- 2013-2022年北京市中考真題物理試題匯編:簡單電路章節(jié)綜合
- 2025年九年級數(shù)學組第一次月測質(zhì)量檢測總結(jié)(四篇)
- 2025年二方賓館轉(zhuǎn)讓合同(三篇)
- 2025年個人車輛租賃合同格式范文(2篇)
- 水泥廠內(nèi)部裝修合同
- 親子游泳館裝修合同終止
- 急性呼吸道感染護理查房課件
- 密閉取芯完整
- 2023年敬老院重陽節(jié)老年人活動策劃方案通用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jié)構(gòu)完全解讀
-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簡答題例析
- 專題2-2十三種高考補充函數(shù)歸類(講練)
- 三年級英語上冊整冊書單詞默寫表學生版(外研版三起)
-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100道口算題(全冊完整版)
- 如愿三聲部合唱簡譜
- 廢舊物質(zhì)處置項目投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