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_第1頁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_第2頁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_第3頁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_第4頁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計第六單元單元整體架構人文主題:本單元選取了《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詩詞曲五首》組成單元。這些詩文主要圍繞治國、理政、軍事戰(zhàn)爭展開,既有先秦時期的敘事散文,也有膾炙人口的古詩詞。通過學習,啟迪智慧,感受仁人志士身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語文要素:學習本單元,要反復誦讀,疏通問句,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意義的能力,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古人高超的勸說、勸諫藝術及強烈的家國情懷。把握文章寫作特色,關注作者在謀篇布局、表情達意等方面的獨特之處。《曹劌論戰(zhàn)》解析人文主題: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與擔當精神。語文要素:借助課文注釋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理解詞語古今意義的差別。學習文章的精練筆法與詳略安排。教學目標:1.掌握重點字詞,流利朗讀,準確翻譯句子,在此基礎上背誦全文;2.抓住人物語言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特征;3.了解本文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1.掌握重點字詞,流利朗讀,準確翻譯句子,在此基礎上背誦全文;2.抓住人物語言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教學難點:了解本文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教學方法:

朗誦法、引導法、合作探究法計劃課時:

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2700多年前,在長勺這個地方,弱小的魯國戰(zhàn)勝了強大的齊國,史稱“長勺之戰(zhàn)”。魯國為什么能夠取勝呢?今天,我們走進一篇記敘長勺之戰(zhàn)的文章——《曹劌論戰(zhàn)》,一起探究其中的原因。二、檢查預習關于左傳這篇文章選自《左傳》,講的是長勺之戰(zhàn),請兩位同學根據預習查找的資料,分別把有關《左傳》的文學常識和這場戰(zhàn)爭的背景加以簡單的介紹。預設:1.《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蹲髠鳌穼嵸|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關于歷史散文體例

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zhàn)國策》?!秶Z》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zhàn)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yōu)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tǒng)性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洞呵铩贰蹲髠鳌泛汀顿Y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chuàng)。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2.背景:周莊王十一年,齊國內亂,君主之爭讓整個齊國的經濟發(fā)展受到阻礙。后來公子小白在和公子糾的王位爭奪中獲得先機,成為日后著名的齊桓公。齊桓公因為當初魯國支持自己的對手而懷恨在心,魯國想要派大軍送公子糾返國,受到齊桓公打壓,雙方交戰(zhàn),魯莊公把大旗插在將領的車上,自己才撿回一條命,魯國大敗。之后魯莊公吸取教訓,痛定思痛,他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在后來的齊魯長勺之戰(zhàn)中,受到了有遠見卓識的曹劌的幫助,以少勝多,戰(zhàn)勝齊國。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預設:又何間(jiàn)焉

弗(fú)敢加也

小信未孚(fú)望其旗靡(mǐ)

夫戰(zhàn)(fú)2.聽讀課文,生邊聽邊在書上標注重音和停頓。3.請幾名學生分別朗讀下面幾個句子。要求:字正腔圓,語氣正確。(多媒體打出例句)(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疑問的語氣)(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視的語氣)(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否定的語氣)(4)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肯定的語氣)(5)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解釋的語氣,語速緩慢)4.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四、感知文意1.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請幾位同學概括文意(生回答,師在此基礎上總結)。預設:魯莊公十年春,強大的齊國出兵進攻弱小魯國。曹劌請見魯莊公,詢問備戰(zhàn)情況,并隨同魯莊公參戰(zhàn),最終魯國獲勝,戰(zhàn)后曹劌為魯莊公釋疑解惑。2.我們可以看出課文的三個段落是按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爭過程、戰(zhàn)后總結這樣的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的。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概括情節(jié)?

曹劌:請見—問戰(zhàn)—參戰(zhàn)—論戰(zhàn)

莊公:迎戰(zhàn)—備戰(zhàn)—勝戰(zhàn)—問故

課堂測試:(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

(2)肉食者鄙(目光短淺)(3)衣食所安,弗敢專也(獨自占有)(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賜福,保佑)

(5)公將鼓之(擊鼓)(6)犧牲玉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7)望其旗靡(倒下)(8)小大之獄(案件)(9)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夸大,一定以實情稟告。(10)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誠心去處理。(11)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們的車轍印凌亂,軍旗倒下,所以才追逐。五、布置作業(yè)1.整理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斷句、倒裝句);2.沒背過課文的同學,繼續(xù)背誦課文。六、板書設計曹劌論戰(zhàn)

《左傳》間(參與)

鄙(目光短淺)專(獨自占有)

福(賜福,保佑)

鼓(擊鼓)

犧牲(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靡(倒下)

獄(案件)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提問重點字詞、翻譯,檢查課文背誦。通過回顧文意,開啟本節(jié)新課。二、新課教學

1.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這場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能夠取勝的原因是什么?

預設:(1)曹劌政治上有“遠謀”,與魯莊公的三問三答,表現了他“取信于民”的思想,為這場戰(zhàn)役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2)曹劌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表現在三鼓而衰才出擊,望其旗靡才追擊。(3)魯莊公任人唯賢,虛心請教,不擺架子,也是戰(zhàn)役取勝的一個原因。

2.由此可看出曹劌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文章內容,尤其抓住人物語言描寫,用“曹劌是一個

的人,我從

(課文原文或自己的話)可看出”這個句式表達出來。預設:(1)曹劌是一個有“遠謀”的政治家,從他有取信于民的思想可以看出;(2)曹劌是一個有愛國情懷的人,從他主動請見魯莊公,提出隨同作戰(zhàn)可以看出;(3)曹劌是一個有卓越軍事才能的人,從他三鼓而衰才出擊可以看出;(4)曹劌是一個有過人的謀略的人,從“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望其旗靡,故逐之?!笨梢钥闯鰜怼N恼聝热?/p>

故事情節(jié)

曹劌活動

曹劌性格

開頭……乃人見

發(fā)生

請求入見

愛國熱情(有德)

何以……請從

發(fā)展

論何以戰(zhàn)

政治遠見(有識)

公與……齊師

高潮

從戰(zhàn)指揮

軍事才能(有才)

既克……逐之

結局

論何以勝

謀略過人(有學問)3.本文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魯莊公,通讀全文,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預設:魯莊公作為國君,但是見識短淺,把取勝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乞求神靈保佑上,政治上無能;作戰(zhàn)時他急于求戰(zhàn),急于追擊,軍事上無才。但他也有優(yōu)點,他備戰(zhàn)見曹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取意見;作戰(zhàn)期間,親自參與打仗,不擺架子,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戰(zhàn)后不懂就問,體現他求真、好問的品質。請同學們依照老師分析曹劌的方法和過程,分析魯莊公這個人物形象。

故事內容

課文內容

人物性格

莊公備戰(zhàn)見劌

三問三答

不懂戰(zhàn)爭取勝的條件、缺少遠謀

實事求是、虛心聽取意見

莊公作戰(zhàn)用劌

公與之乘

大膽任用人才

戰(zhàn)于長勺

自己親自參戰(zhàn)

不因勝而自喜

莊公戰(zhàn)后問劌

一問一答

不懂得擊鼓進軍和把握追擊的時機

為真知而請教4.課文僅用二百多字就敘述了長勺之戰(zhàn)的全過程。說說課文是怎樣安排詳略的,這樣安排好在哪里。(學生分組討論回答,教師點撥總結,最后多媒體顯示答案)預設:課文第一段中“論戰(zhàn)”和第三段“釋疑”詳寫,“參戰(zhàn)”略寫。文章緊緊圍繞“論”字安排詳略,曹劌論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和作戰(zhàn)中的戰(zhàn)術以及總結勝利原因詳寫。從這些言論中表現了他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對無助于表現曹劌性格的事,如戰(zhàn)爭的起因、雙方實力、戰(zhàn)斗場面和戰(zhàn)后處理一概不寫。而一些與“論戰(zhàn)”有關的事,也只是一筆帶過,使文章能銜接就可以了。小結:因此我們在平時寫作時,選材上,要將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起銜接作用的材料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不寫。三、課外鏈接閱讀《曹沫劫齊桓公》,全面把握曹劌人物形象。(史學家認為:曹沫和曹劌歷史上是同一人)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桓公于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以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以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腹?,欲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盡復予魯。--節(jié)選自《史記·刺客列傳》從這篇文章,我們還能看出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預設:我們又能看出他有勇有謀、甘愿為國犧牲的性格特點。四、布置作業(yè)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左傳》,進一步了解長勺之戰(zhàn)的背景。2.根據文章第二段,發(fā)揮想象和聯想,用自己的話描述長勺之戰(zhàn)的場面。(要求:注重場面描寫,突出人物性格)五、板書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