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選擇題的做法.ppt_第1頁
材料選擇題的做法.ppt_第2頁
材料選擇題的做法.ppt_第3頁
材料選擇題的做法.ppt_第4頁
材料選擇題的做法.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材料選題類型的特點和對策,2011年高考歷史主題復習精品課件,一,材料選題的類型: 1,從材料選題形式來看,主要分為文字材料、圖像材料、表材料三大類型2 .從調查要求來看,主要分為歷史現(xiàn)實再現(xiàn)型、信息抽取型、因果判斷型、比較型、程度型(第一部分:問題類型和方法的介紹,二、材料選擇問題的基礎要求基礎知識三基:基本能力基本方法三、材料選擇問題的解題方法一、“三審”問題干:明確主題要求一審:限定詞明確審查的范圍二審:中心詞明確審查的內涵,外延三審:關鍵詞明確審查的意圖二、“三辯”準備選項:確定最后的答案第二部分:問題例子和對策分析,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16題)列寧

2、在評論近代中國的某個事件時,指出了標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歐洲資產階級國家,相反,這個運動激發(fā)了他們“掠奪中國”的欲望列寧所指的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國民革命解析: a項不符合問題的“實行聯(lián)盟”要求。 b項符合辛亥革命后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分治”政策的時代特征,符合題意。 c項和d項與問題中“執(zhí)行聯(lián)盟”的要求不一致。 正確答案是b。 【例2】(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17題) 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規(guī)定“之后的公文,不論北京以外、內敘大英國官民,都不得提交本夷字”。 這說明當時的中國a已經形成了平等的外交觀念。 b“天朝上國”規(guī)制受到沖擊c給西方列強帶來崇拜心

3、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廣泛影響。 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還沒有結束,政府當時“形成了平等的外交觀念”顯然與史實矛盾,被排除了。 清政府當時對于英國等西方列強,不是崇拜心理,而是恐怖心理多,不能簡單地理解受到西方文化的廣泛影響。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兩次后,中國長期形成的“野蠻”觀念和“天朝上國”管制受到沖擊,答案b合乎題意。 (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18題) 1917年,李大釗說:“孔子者,歷代帝王專制的護身符也是憲法者,現(xiàn)代國民自由的證券也不能自由獨裁,即孔子在憲法中不正當存在。 現(xiàn)在獨裁的護身符孔子一旦加入自由證券的憲法,那個憲法就是萌芽獨裁的憲法,也不是培育自由的憲法。 李大釗在此強調的是

4、,a反對封建皇權b反尊孔復古c擁護臨時約法d倡導科學精神的“解析”問題是1917年和“孔子者,歷代帝王專制的護符也”,這個問題是調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內容,1911 資產階級新文化是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資產階級思想的材料主要是批判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tǒng)思想為基礎的專制制度,要求資產階級民主憲政制度,而不是指封建皇權。 所以答案a雖然不準確,但是最容易誤選。 c回答中臨時約法被袁世凱廢除,而且遵守臨時約法是孫中山護法運動的內容,不符合問題的意義。 提倡科學精神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口號,與材料的內容不一致。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和材料相結合,很容易判斷出答案是正確的?!纠?】(2009年高考文綜合

5、全國卷第19題)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一場戰(zhàn)役之后,新華日報刊登了一位中國將軍的談話。 “我軍對于一城一寨的得失,一開始并不覺得沉重,主要是深深拉攏敵人,分散其兵力,打擊敵人的主力。 以下戰(zhàn)斗符合上述特點的是,a淞滬會戰(zhàn)b百團大戰(zhàn)c臺兒莊之戰(zhàn)d平型關戰(zhàn)【解析】本主題是對抗戰(zhàn)期間學生關于重大會戰(zhàn)、戰(zhàn)斗過程及其戰(zhàn)術等的知識考察。 材料信息顯示,問題中的某些戰(zhàn)斗運用是深入誘惑敵人,分散敵人兵力,打退敵人主力的戰(zhàn)術。 淞滬會戰(zhàn)是抗戰(zhàn)初期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軍雙方展開的大規(guī)模陣地戰(zhàn),是正面大交戰(zhàn),顯然不符合問題戰(zhàn)術。 百團大戰(zhàn)是八路軍為了對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guī)?!皰呤帯倍归_的大規(guī)模攻擊性戰(zhàn)役,主要作戰(zhàn)是破壞華北

6、日本軍的交通線。 因此,問題中沒有體現(xiàn)作戰(zhàn)方針。 平型關之戰(zhàn)是抗戰(zhàn)初期,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團為了阻止日軍的攻擊而展開的埋伏戰(zhàn),也不符合出現(xiàn)在問題上的戰(zhàn)術。 本題的學生最容易選錯答案。 因為出現(xiàn)在問題上的戰(zhàn)術是以毛澤東為首的八路軍經常使用的戰(zhàn)術。 因此,能夠用排除法選擇正確答案。 【例5】(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20題)法國人達爾讓森在18世紀中期說:“沒有任何時候拜托大臣們。 沒有他們,什么也做不了,只有通過他們,事情就做不到。如果他們的知識和他們的巨大權力有距離,他們必須把一切交給辦公人員。 以上資料顯示,當時法國a專制王權強化b事務員權力上升c國王權力下降d社會水平壁壘嚴峻的“解析”材

7、料中,從“18世紀中期”可以看出,歷史背景是在法國革命之前,首先排除c答案。 “如果他們的知識與他們龐大的權力有距離,他們就不得不全部交給辦公人員”從這句“強制”中可以看出,這不能說明辦公人員權力的上升。 法國革命前的等級制度具體而言,全國居民分為三個等級,僧侶構成第一等級,貴族構成第二等級,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前身和廣大農民屬于第三等級,問題上沒有具體表現(xiàn)法國三個等級。 所以d的回答也不成問題。 其實,根據材料和學到的知識,國王的權利很高,國王必須將永遠委托給大臣、事務員等,下層必須服從國王的統(tǒng)治,法國的專制王權的強化也必須從側面說明。 【例6】(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21

8、題) 1787年費城會議制定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規(guī)定,美利堅合眾國不得授予貴族稱號。 反映美國憲法的主要原則是a民主主義b平等主義c自由主義d共和主義【解析】本問題是考察學生對1787年美國憲法基本原則的理解。 美國憲法體現(xiàn)的原則主要是三權分立、聯(lián)邦體制、憲法至上、人人平等。 但是,由于1878年被規(guī)定為“合眾國不能授予貴族爵位”,那主要是共和主義,不是自由主義,而且當時的美國憲法也有明顯的限制,不能說明其體現(xiàn)了平等主義,所以首先可以排除b、c的回答。 這個問題很容易錯誤地選擇a的答案,但民主主義是資產階級憲法文件一般具有的原則,與問題的規(guī)定不太一致。 【例7】(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22

9、題) 19世紀中期的英國記者說:“曼徹斯特的工人一個都沒有時間修訂。 這是他們離不開的東西,最常見的是那臺小荷蘭機器,配置繁忙,在世界面前公開公正搖擺的這份資料顯示,當時曼徹斯特a時修工業(yè)非常發(fā)達的b工廠紀律嚴格,c工人的消費水平高,d貧富差距在縮小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了產業(yè)革命,但當時英國工人的勞動狀況悲慘,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紀律非常嚴格,“曼徹斯特的工人一個時間修訂也沒有”可見一斑。 答案a,因為理解材料的表面,所以錯了。 答案本身是錯誤的,貧富差距不是縮小而是加大。 (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23題)拉爾夫達蘭道夫在1998年寫的全球化變成了“主導人們的生活、想象、恐怖”,

10、人們說“為了應對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實,必須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考慮”。 達蘭道夫在這里強調的是,20世紀a的世界性變化對抗b國家之間激烈的c世界聯(lián)系日益密切的d民族矛盾將會逐漸緩和。 隨著20世紀冷戰(zhàn)的結束,美蘇兩極結構崩潰,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當前世界整體趨勢趨向緩和,但世界不和平,而且世界一體化趨勢明顯增強。 這個問題不難。 只要學生仔細閱讀資料,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就可以按項目排除。 答案a是對材料的誤解,并不是強調在問題上擔心一體化。 答案b是錯誤的,國家之間的對抗應該緩和。 答案d也是錯誤的,世界一些地區(qū)的民族矛盾不僅沒有緩和,而且很緊張。 3、能力要求:只能正確判斷材料所反映的

11、基本歷史事實,了解歷史學科最基本的再認識再現(xiàn)能力。 4、解題方法:確定材料反映的顯性或隱性時間,抓住題干中的限制詞或關鍵詞,用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解題。 二、信息抽取型一題型的特點:這一類型的主題要求考生通過對材料從正面和反面,從淺到深的分析、理解、歸納、概括,基于假存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 (2008年高考全國文總卷I )諾貝爾獎獲獎者道格拉斯諾斯寫道。 “如果古希臘人奇跡般地被送往1750年的英國,他和她會發(fā)現(xiàn)很多熟悉的事情吧。 可是,希臘人再晚2個世紀被送來的話,自己就好像置身于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理解。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者提出后者的假說的

12、主要歷史依據是a工業(yè)社會形成和發(fā)展b人口爆炸性增長c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了d各國之間的交流,1750年和2世紀后,即1950年。 與古代相比,工業(yè)文明時代在方面出現(xiàn)了很大的變化,古希臘人無法理解。 b項只指人口,包含在a項中,b項過于單一,人口問題不能體現(xiàn)材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理解”。 c項的錯誤在時間上,全球化不是在50年代,而是在20世紀90年代加速的d項也同樣過于單一,國際交流問題無法體現(xiàn)“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懂”的材料。 d項的內容也包含在a項中。 正確答案是a。 2高考典例:【例2】(2008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18題)馬基雅弗利說:“建立某種秩序的唯一方法是建立君主制的政府。

13、因為在那些人民完全墮落,對法律沒有約束力的地方,必須確立某種最高的權力。 通過這樣的權力,高貴的手,足夠的獨斷的力量,能夠控制那些權力者的過度的野心和腐敗。這是馬基雅維利擺脫a君主制無序狀態(tài)的必然選擇b君主制在有序狀態(tài)下最理想的c君主統(tǒng)治神圣高貴的d君主統(tǒng)治在道德的“解析”材料中“建立一定秩序的唯一途徑”、“建立君主制的政府”、“必須建立一定的最高權力”、 認為“某種可控”的材料認為當時社會處于無序狀態(tài),國家分裂,教會愿意,人民腐敗墮落,呼喚專制王權,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 c項屬于君權神授觀點,BD明顯錯誤,與材料不符。 正確答案是a。 (08全國II卷)熱月政變后,在巴黎街頭聽不到“公民”和“女公

14、民”的稱呼,互相稱呼“老師”、“太太”或“小姐”,人們不再吃“平等面包”,這些變化是當時的法國a .社會秩序常態(tài)b . 1794年的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tǒng)治后,熱月黨人們清除了雅各賓派的恐怖主義政策和過激措施,結束了過時的恐怖主義統(tǒng)治,恢復和確立了資本主義的正常統(tǒng)治秩序,鞏固了革命的成果。 考生必須明確這一點。 標題材料中稱呼等的變化體現(xiàn)了上述觀點,比較選項,b限于經濟內容,c、d容易排除。 正確答案選擇a。 【例4】(2009年高考文綜合全國卷第14題)南朝秀美靈動、北向剛健雄渾、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氣象。 以下最能體現(xiàn)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書法b秦王破陣曲c飛天壁畫d唐三彩【

15、解析】b項秦王破陣樂舞,體現(xiàn)北方剛健雄渾的特征,可以排除。 c項敦煌飛天壁畫是敦煌藝術的標志,風格構圖嚴密,色彩豐富,形象生動,反映了大唐帝國的繁榮盛世和繁榮生命力,顯然不合題意,也可以排除。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繁榮,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是這個時期誕生的彩陶工藝品,說它形狀生動,色彩鮮艷,生活氣息豐富,唐三彩器物形狀圓潤,豐滿,唐代藝術豐富,健美3、能力要求:考生的分析、理解、歸納、概括、正反、以及對他、假存真等材料的處理能力的調查,是高水平衡量考生思維能力的手段。 4、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材料類型選擇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范圍由材料所具有的信息來表示。 時空范圍制約解題的方向

16、,對解題有規(guī)律的作用。 因此,首先要明確主題的時空范圍,抓住材料的核心內容進行分析、提取。 三、因果判斷型1問題型特征:該問題型根據材料列舉歷史事件中存在的各種要素(原因、條件、結果等),要求考生根據面向問題的要求(根本、直接、主要、次要、主觀、客觀等)與上述要素相對1920年,梁啟超在歐游心影錄中說到“科學萬能說”時,想到“當然不能像以前那樣猖獗”。 梁啟超這樣說是因為,a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阻礙b科學技術在歐洲的發(fā)展水平較高的c科學技術在世界大戰(zhàn)中成為戰(zhàn)爭工具,d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速度變慢,“解析”的主題被提供是在1920年,從梁啟超老師主張“科學萬能說”到否定, 主要原因是19141918年的一戰(zhàn)使科學技術成為造成人類災害的戰(zhàn)爭所以其他選項與問題的意義不一致。正確的是c。 【例2】(2008年高考江蘇歷史卷第20題) 1946年美國前總統(tǒng)胡佛宣布“現(xiàn)在只有我們才能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發(fā)表聲明。 “美國決心以新的禮貌態(tài)度認真聽取北約伙伴的意見。 ”美國態(tài)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實力衰退,b古巴導彈危機爆發(fā),美國尋求歐洲幫助c美歐關系惡化,美國試圖緩和d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美國重視歐洲地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