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為官之道10.4_第1頁
《道德經》與為官之道10.4_第2頁
《道德經》與為官之道10.4_第3頁
《道德經》與為官之道10.4_第4頁
《道德經》與為官之道10.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道德經與為官之道,中共西安市委黨校 李俊嶺,.,道德經可能是已經遺失的書經,也可能是老子整理編輯的三皇五帝三代二王的言論集,有點象孔子編輯的述而不作的詩經,還可能是老子綜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的個人專著。 為官之道是老子君王之道的引申和發(fā)揮。 魯迅:“懂得道家,便懂得了中國”。 梁漱冥:“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理解上級精神的三種境界,聞道有層級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文本究竟說了什么?文本想要說了什么? 文本能夠說了什么?文本應該說了什么? 解決讀懂落實領導意圖的實踐問題 解決讀經典,察民情、知天意的認識問題 確立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

2、、方法、路徑的知與行的問題,.,一、老子為官之道和具體內容,.,什么是老子為官之道? 老子關于從政為官的學說或思想體系。也可解釋成為官之本。做官的根本、道路、門道、法門、訣竅?;蛘哒f做官應該遵循的法則、規(guī)律和道理。 為官之道是老子“道”的顯現,是道的無數“法身”中的一個具體可感的形態(tài)。就像“德”一樣,它不是社會規(guī)范的自律,而是天性修養(yǎng)的自覺。(圣人皆孩之) 討論李某官升三級現象,他符合道的哪個法則?,.,它有那些具體內容? 理論基礎(道論)、核心思想(道法自然)、治國方略(無為而治)、政治主張(小國寡民)、基本原則(惟道是從)、社會法則(順其自然)、辨證思維(正言若反)、最高目標(和諧人生)、

3、修身之道(清凈無為)、為政之德(上善若水)、外交方針(大國處下)、領導策略(示弱謙下)、軍事謀略(哀兵必勝)、競爭策略(為而不爭)、處事方法(隨機應變)、為人之道(報怨以德)、語言藝術(善言無瑕謫)等。,.,二、主要討論理論基礎、核心思想、治國方略、辨證思維四方面內容,.,(一)什么是道及其相關問題? (理論基礎),從經驗世界升華為超驗世界的三種道 實存意義的道 事實道(形而下)(表象) 規(guī)律性的道 (形而上) (抽象) 生存準則的道 (具象) 道是老子關于宇宙、社會、人生的一種假設、預設、假說,.,為學是可道,為道是常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提升人生修為

4、的兩條路徑:為學、悟道 目的:學養(yǎng)深厚的人、身心健康的人 明白事理的人、受人歡迎的人 解決名與實、道與器的認識問題 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老子隱喻的“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大道,大道是萬物之源,天地之母。它方而無隅,大象無形,大音無聲,道隱無名。它看不見,聽不清,摸不著,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它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它讓人感到恍恍惚惚,似有似無,深遠隱晦,變化莫測,微妙玄達,深不可識。,.,“道” 的內涵?,道是大千世界的初始原型和本原,是唯一真實的存在,是永恒不變的絕對真理。 “可道”是被人們感覺到的經驗事物和現象世界的反映,是主觀的東西,則不是完全真實的,

5、是變動不居的相對真理。 人們說出的道理、理論、思想,一般都是可道。都具有相對性。運用它都是受特定條件限制。例如,辯證法與詭辯論。,.,老子學說的體系構成,道體論是本體論,宇宙生成論,是老子的宇宙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法論是老子的方法論,是老子思想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中國古代辯證法論述的高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知論是認識論,講人類如何才能體察把握無所不在的道本身。 (玄思玄覽) 道用論則是道體論、道法論在社會、歷史、人生等方面的具體應用。,.,得道者的衡量標準,哲學 合目的 合規(guī)律 政治 合民心 合天意 倫理 合道德 合禮數 法學 合法度 合規(guī)矩 美學 合乎

6、美 合乎情 合乎理 經濟 利潤最大化 成本最小化 行為 合乎身份 合乎場合 合乎對象 合乎條件,.,得道者的衡量標準,專業(yè) 合乎專業(yè)規(guī)范,合乎專業(yè)規(guī)律, 合乎專業(yè)特點,合乎特定要求 人類學 合乎人性,合乎天性, 合乎自然之理,合乎社會之法 成功學 行的通,做的好,用的上 全然角度 合乎上述真善美等所有標準, 滿足上述所有條件。 陶鑄之死,.,人生最高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領導藝術 做人原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7、,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郭子儀與魚朝恩),.,強大處下謙讓的典范(1),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是講他屬于人民。他強大處下謙讓,是得道偉人。翻閱鄧小平傳記,可以發(fā)現其許多地方深得道德經精髓,時時處處閃耀著中華文明傳統(tǒng)文化的絢麗光彩。 鄧小平韜光養(yǎng)晦,沉著應對,因勢利導,“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充分表現了謙下包容的大國領袖風范。難怪毛澤東稱譽他“政治性強,才難得”。,.,強大處下謙讓的典范(2),黨中央帶頭

8、執(zhí)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實行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向政治局通報民主生活會情況等舉措。 特別是胡錦濤同志提議不將科學發(fā)展觀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放在同等位置。 同樣深得道德經精髓:“江河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什錦八寶飯 (平民姿態(tài)),.,(二)什么是道法自然及其相關問題,.,什么是道法自然?,老子的道法論核心思想:道法自然。就是科學發(fā)展觀:根據自身的具體條件,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道法自然”?廣雅釋詁:“然,成也?!薄暗婪ㄗ匀弧保?即道效法自身,道取法自己生成的樣子和過程。,.,按辭海解釋:“道法自然,老子的哲學思想。認為道雖生長萬物,卻是

9、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示恩,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引導萬物自然而然地按科學規(guī)律發(fā)展著。就像大地養(yǎng)育萬物一樣,陽光普照生靈一樣。,.,執(zhí)大象,天下往。踐行大道,天下歸心。,“道法自然”的真諦,就是實事求是,隨機應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一切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一切順應天意民心,一切順應主客觀條件允許的范圍和程度及時機。這是得道者以不變應萬變的法寶。,.,怎樣道法自然?,從觀念層面可以說,就是惟道是從。 從操作層面可以說,就是師法自然,師法自身,師法經典,師法祖先,師法生活,師法實踐,師法典型。 難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細。 例如

10、,修路 華山送石 治大國若烹小鮮,.,(三)治國方略,.,治國方略(處世方法),無為無不為,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寬松 淳厚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帘?狡詐 俗 人察察, 我獨悶悶。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無為思想的精髓所在?,無為是道法自然原理和有機辯證法在政治、社會、人生等領域的具體應用和外在顯現。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后,故能為萬物主。 惟道是從,自然而然,垂拱而治 耶和華 :銘記-是寶-忘記是福,.,

11、無為思想的表現特征,哲學 虛無為本 好事不如無 政治 其政悶悶 絕圣棄智 民利百倍 道德 無心無欲 自覺本能 公而少私 管理 側重無形 宏觀 重點 柔懷 行為 無心于為 垂拱而治 科學 惟道是從,自然而然,因物隨形 心態(tài) 自得其樂 瀟灑飄逸 自由無束,.,無為而治與修身之道,無為無不為,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寬松 淳厚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帘?狡詐 俗 人察察, 我獨悶悶。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道兩家是怎樣理解無為而治的從政之道?,孔子不講無為,還是孔子;老子不講無為,則不成其為老子。 孔子有點像夸

12、父追日、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孔子追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老子有點像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講究順其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則,順應事物和自身本性的無意而為,能為則為,不能為則不為,不為也是為。 孔子討論的應然的問題,即應該是什么? 老子討論的實然的問題,即原本是什么?,.,一種無為而治的典型范例,世界級的數學大師、微積分之父陳省身,出任加州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關于如何管理這個所,他有自己的理念。他說:“辦這個所,最要緊的是把有能力的數學家找在一起,找來之后,就不要管了,讓他們自己搞去。” 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修身之道 為人之本,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方方正正,不難為人。)

13、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郭子儀與魚朝恩)報德以怨 睚眥必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舌頭也有一個為與不為的問題。有德之人希言自然,金口難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特別是“不”字,一字千斤。這也是一個嘴上積德的大問題。 例如,在生活中,有人說錯話,做錯事,如果當眾指出,理對,情不對。領導批評下屬同理。這個道理很淺,也很深,應該引起注意。有些領導工作業(yè)績不凡,能力也很強,嘴上無德,群眾不買帳,口碑也不好。 學會欣賞別人,善哉美哉!其

14、樂無窮。,.,“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要想無為,就必須因勢利導,就要有像劉邦具有水一樣因物賦形的性格,做到老子所說的七善。 (善處謙下之地,虛懷若谷,待人仁慈,說話守信,善理政務,善發(fā)所能,善把時機。),.,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換來尊重 贏得推崇)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主動生事),.,(四)辨證思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有機模糊辯證法是老子建構其理論體系的基本工具,

15、被用來詮釋萬物的本質與三大關系 (即:哲理上的“無”和“有”、倫理上的“無欲”和“有欲”、政治上的“無為”和“有為”。) 黃老之道,用而不用,要而不要,.,老子的反向逆推的整體思路,“正言若反。”正面的意思用反意的語言來表達,往往更深刻。 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真正重視美德的人并不去表現自己的美德,因此實際上是真正有德,不重視美德的人卻處處想表現自己的美德,所以才喪失了美德。 老子形成了“一切從反面看”的思維原則。于是,老子哲學展現出一個負面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一切正都表現為負,在一般人都只知其正久之則忘乎其正時,老子卻從負面立論,使人們懂得正之為正,從而使認識更加符

16、合事物的客觀本性。 假作真時真以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反向思維的典范,例如,“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的理論意義。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結構模式,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內,一般只能存在一種經濟制度,一種與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政治制度及政權組織形式;“一國兩制”的理論則發(fā)展了上述觀點,允許社會主義中國存在兩種經濟、政治制度。,.,真理跨出一步,就變成謬誤,從根本上說,無為無不為就像一個銅錢一樣。一體兩面,一線之隔。兩者根本是息息相關的孿生兄弟。誤解誤讀道德經思想,就像服用以毒攻毒的解藥,掌握不好計量,可能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正如老子所

17、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薄爸艺呦?,則我者貴。,.,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依據道的質的規(guī)定性,可以類推歸納出萬物萬事共同的規(guī)律性、統(tǒng)一性的原理、定律、常規(guī)等理論,又可以從這個理論逆推演繹出具體特殊事物一般情景。 理論思維的抽象力 類推是人類發(fā)現新知的基本方法 假設推理 玄思玄覽,.,科學抽象思維的獨特視角,老子在一個道德思維極濃的國度,選用科學抽象思維非常難能可貴。這也是我們倡導看問題要有世界眼光,戰(zhàn)略思維,政治立場的根本所在。 例如,馬克思對鴉片的雙重評價。,.,“只有抓住根本,理論才能說服人,才能掌握人?!?根本問題、本質問題、前瞻問題、 永恒問題、全

18、局問題、戰(zhàn)略問題、 普遍問題、重大問題、根本問題、 總規(guī)律問題、總趨勢問題、 總法則問題、總原則問題。 這種追終溯源的考問方式,在現代領導決策學理論與實踐中屢試不爽。,.,儀狄釀酒,大禹飲而甘之。,中國傳統(tǒng)的人生智慧中占有首要地位的經典信條就是:“未雨綢繆,防患未然?!薄叭藷o遠慮,必有近憂。”“多算多勝,少算少勝,不算不勝?!薄斑\籌帷幄,決勝千里?!薄邦A則立,不預則廢。”,.,讀懂兩本書:一本有字之書,一本無字之書。,既要明了書本上的“大法”,更要精通社會官場這本無字之書的人情世故、游戲規(guī)則。明了成文法與習慣法、理論與實踐、規(guī)則與潛規(guī)則、應然與實然、理想與現實、大道與小道、民心與天意、臺上與臺下、常態(tài)與變態(tài)、臺詞與潛臺詞、常規(guī)與特例、一般與特殊、可與不可、是與不是、真與不真、美與不美、善與不善等諸多范疇的對立統(tǒng)一辨證轉化關系。中國歷史:內用黃老 , 外示儒術. 掛羊頭賣狗肉.大盜竊國,小盜竊物.竊鉤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