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運動復(fù)習(xí)_第1頁
機械運動復(fù)習(xí)_第2頁
機械運動復(fù)習(xí)_第3頁
機械運動復(fù)習(xí)_第4頁
機械運動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1講 機械運動,廟岔鎮(zhèn)中心學(xué)校:崔志彬,考點二 運動的描述 1.物體_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運動是宇宙中最普 遍的現(xiàn)象. 2.我們在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時,首先要選 定某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這個物體叫做_. 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靜止是相對的.我們 觀察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_ _,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_性.,位置,參照物,參照,物,相對,考點三 運動的快慢 1.在物理學(xué)中,把_與_之比叫做速度.用來 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用符號_來表示. 2.速度的計算公式為_,單位:m/s、km/h (1 m/s =_km/h). 3.物體沿著_且_不變的運動,叫

2、做勻速直線運 動.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一個定值,與路程、時間無 關(guān). 4.變速運動的快慢用_來表示,它只能粗略反 映物體整體的運動快慢程度.,路程,時間,v,3.6,直線,速度,平均速度,考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命題點:(1)刻度尺的使用;(2)時間的測量;(3)長度 和時間的單位及換算;(4)誤差. 例1(2013福州)如圖所示,鐵塊長為_cm.,解析: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要看清是 否從零刻度線開始測起,否則還要減去物體左側(cè)所對 的刻度值.本題左側(cè)估讀為1.00 cm,右側(cè)估讀為 3.52 cm或3.53 cm.故鐵塊長為3.52 cm-1.00 cm = 2.52 cm. 答

3、案:2.52 或 2.53,【方法總結(jié)】讀數(shù)時,應(yīng)弄清刻度值的意義.還要注意被測物體的始端是否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齊,若沒有對齊,要將所讀數(shù)值減去始端對齊刻度的刻度值.,考點二 運動的描述 命題點:(1)參照物;(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例2(2013遂寧)小紅騎著自行車上學(xué),若說她是靜止 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A.小紅背著的書包 B.迎面走來的行人 C.從身邊駛過的汽車 D.路旁的樹木,解析:小紅騎自行車上學(xué),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和小紅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小紅只有和她身上的書包以及她騎的自行車之間的位置沒發(fā)生變化,她和迎面走來的行人、路旁的樹木、從身邊駛過的汽車之間

4、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故A正確. 答案:A,【方法總結(jié)】選擇參照物的關(guān)鍵是能夠抓住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變化”關(guān)系,若要說明被選定的物體是運動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必須相對于這個物體有位置的變化;反之若要說明被選定的物體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必須相對于這個物體沒有位置的變化.,例3(2013武漢)“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后,攜手遨游太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神舟飛船”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 B.“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C.“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 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解析:運動和靜止

5、是相對的,物體間有位置變化就發(fā)生了相對運動,沒有位置變化就相對靜止.“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后,兩者間沒有位置變化,相對靜止,它們與地球間有位置變化,相對于地球來說是運動的.故選C. 答案:C,【方法總結(jié)】若要由選取的參照物來確定被研究的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關(guān)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變化,位置改變了物體就是運動的,位置不改變物體就是靜止的.也就是說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解題口訣:判斷物體動與靜,要選參照物決定,位置不變它靜止,位置改變它運動.,考點三 運動的快慢 命題點:(1)速度的估計;(2)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計算;(3)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運動的區(qū)別. 例4(20

6、13泰州)中學(xué)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 ) A.1.2 cm/s B.1.2 m/s C.12 cm/s D.12 m/s,解析:本題考查速度的估計.人步行的速度大約是 1.2 m/s. A、C選項中的速度太小;D選項中的速度太大,人的步行速度達(dá)不到.故選B. 答案:B,例5(2013荊門)甲、乙兩人從 矩形跑道的A點同時開始沿相 反方向繞行,在O點相遇, 如圖所示,已知甲的速度為5 m/s, 乙的速度為3 m/s,跑道OC段長度為50 m,如果他們從A點同時開始都沿ABCD同向繞行,則再一次相遇的時間是_s.,解析:設(shè)跑道周長為s,反向繞行時,甲運動的路程 為:s甲= +50 m;乙運動的路程

7、為:s乙= 50 m; 由于相遇的時間相等,則: 即: 解得:s=400 m 設(shè)同向繞行時間t后相遇,由題知,s甲=s乙+400 m 所以:5 m/st=3 m/st +400 m,解得:t=200 s 答案:200,1.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體特征進行了以 下估測,接近真實值的是( ) A.教室寬5臂展,約8 m(臂展: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 中指尖之間的距離) B.教室長10步幅,約30 m(步幅:走路時,兩腳尖之間 的距離) C.課桌長4拃,約2.8 m(拃:張開手,拇指尖到中指尖 之間的距離) D.物理課本厚1指寬,約10 cm 答案:A,2.關(guān)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

8、是( ) A.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時,以拖拉 機為參照物,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觀光電梯上的乘客認(rèn)為電梯是靜止 的,是因為他以身邊的乘客為參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覺得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在空中靜止 不動,是因為他以自己為參照物 D.飛機在空中加油時若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 運動的 答案:D,3.在上學(xué)的路上,當(dāng)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華時,一輛車從他身旁向前快速駛?cè)?,則( ) A.小明相對于車是向后運動的 B.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靜止的 C.小華相對于車是向前運動的 D.小華相對于小明是向前運動的 答案:A,4.李軍的家距學(xué)校600 m遠(yuǎn),某天他上學(xué)時,以 1 m/

9、s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為了不遲到,他改以 1.5 m/s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學(xué)時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答案:A,5.如圖所示,用A、B 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 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_不正確.選用正確尺子測量出的物體長度 是_. 答案:A B 2.20 cm,6.小聰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 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 到如圖所示的交通標(biāo)志牌, 標(biāo)志牌上的數(shù)字“40”表示的意思是_, 汽車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此標(biāo)志牌處勻速到達(dá)北京,最快需要 _h. 答案:行駛速度不能超過

10、40 km/h 1.5,考點訓(xùn)練 1,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3郴州)小明同學(xué)對物理課本進行了測量,記錄如下:長為25.91 cm,寬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解析:長度測量的記錄結(jié)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其中數(shù)字的最后一位為估讀值,倒數(shù)第二位對應(yīng)刻度尺的分度值,數(shù)據(jù)25.91 cm和18.35 cm中倒數(shù)的第二位對應(yīng)的都是0.1 cm,因此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0.1 cm,即1 mm.故選A. 答案:A,2.(2013棗莊)小超為了檢驗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下列幾種尺子哪

11、種最合適( )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 解析:根據(jù)生活常識知人的身高一般小于2 m,故選D. 答案:D,3.小明同學(xué)坐在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yán)铮f自己是靜止的,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馬路兩旁的樹木 B.車廂內(nèi)的座椅 C.身邊走過的乘客 D.路旁的站牌 解析:小明同學(xué)坐在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yán)铮鄬噹麅?nèi)的座椅沒有發(fā)生位置改變,所以他相對于座椅是靜止的.故選B. 答案:B,4.(2013邵陽)2012年9月25日, 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交 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右圖

12、為 殲-15飛機首次從航母上起飛時 的照片.起飛時,飛機駕駛員認(rèn)為自己是靜止的,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 A.“遼寧號”航母 B.“遼寧號”航母上的工作人員 C.自己駕駛的殲-15飛機 D.遼闊的海面,解析:起飛時,以“遼寧號”或以“遼寧號”上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駕駛員都是運動的,所以A、B選項均不符合題意;起飛時,因為駕駛員相對于殲-15飛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以飛行員自己駕駛的殲-15飛機為參照物,自己是靜止的,C選項符合題意;起飛時,以海面為參照物,駕駛員是運動的,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 答案:C,5.用斜面和滑塊做“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當(dāng)滑塊自頂端出發(fā)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

13、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 )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答案:B,6.(原創(chuàng))如圖所示,是汽車?yán)?配備的顯示汽車行駛速度大小 的速度計,一輛小汽車以此速 度從小明家駛向飛機場,大約 用了30 min,則小明家到飛機 場的距離大約是( ) A.22.5 km B.23.75 km C.27.5 km D.47.5 km,解析:由題圖可知,此時汽車的速度約為55 km/h, 所以小明家到飛機場的距離約為:s=vt=55 km/h 0.5 h=27.5 km.故選C. 答案:C,7.(2013杭州)汽車后剎車燈的光源,若采用

14、發(fā)光二極管(LED),則通電后亮起的時間會比采用白熾燈大約快0.5 s,故有助于后車駕駛員提前做出反應(yīng),即遇到情況時可提前0.5 s剎車.在限速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車安全距離約可以減少( ) A.3 m B.7 m C.15 m D.25 m 解析:首先統(tǒng)一速度的單位:110 km/h30.6 m/s.然后計算減少的安全距離:s=vt=30.6 m/s0.5 s15 m. 答案:C,8.(原創(chuàng))小亮和小聰在操場上 沿直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 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如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8 s的時間內(nèi),小聰做變速直線運動 C.8 s的時間內(nèi),小亮

15、跑的路程更長 D.前2 s的時間,小亮跑的較快,解析:由圖象可知,小聰?shù)穆烦毯蜁r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 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聰做的是勻 速直線運動;而小亮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圖象是一條曲 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亮做的是變速 直線運動.故選項A、B均錯;由圖象可知,兩人跑的全 程都為20 m,兩人的路程相等,故選項C錯誤;由圖象 可知,在前2 s內(nèi),小亮運動的距離比小聰長,所以小 亮跑得較快,故選D. 答案:D,9.(2013江西)如圖所示,是香香同學(xué)在相等時間間隔里運動的情景,可能做勻速運動的是( ),解析:勻速直線運動是指速度大小不變,方向也保持不變的一種運動形式.A圖中在相

16、等時間間隔內(nèi),人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她可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故A錯.B圖中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人運動的路程相等,間隔的距離相等,所以人可能做勻速運動,故B正確.C圖從左向右,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人與人的間隔距離越來越大,人可能做加速運動,故C錯誤.D圖從左向右,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人與人的間隔距離越來越小,人可能做減速運動,故D錯誤. 答案:B,10.(2013濰坊)(多選)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兩物體在010 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B.兩物體在1520 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s乙,所以v甲v乙,A選項正確;在1520 s內(nèi),甲物

17、體 的路程不變,所以甲物體沒有運動,而是處于靜止?fàn)顟B(tài),B選 項錯誤;由題圖可知,兩物體在路程都是100 m時相遇,此 時所用的時間都是15 s,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故選AC. 答案:AC,11.某同學(xué)的爸爸?jǐn)y全家駕車去太湖漁人碼頭游玩,在途經(jīng)太湖路時,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車才沒撞到它.如圖為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v-t圖象,根據(jù)圖象分析不正確的是( ),A.緊急剎車發(fā)生在 8:27 B.在8:23 8:27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勻速前進 C.在8:20 8:30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 60 km/h D.在8:20 8:30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 60 km/h,解析:從題中圖象可以

18、看出緊急剎車的時刻為8:27,此時速度突然減?。粡?:23到8:27這段時間內(nèi),速度始終保持在60 km/h,體現(xiàn)在圖象上是一條水平線段,這是圖象上所體現(xiàn)的最高速度,其余時刻的速度均低于60 km/h,所以這段時間內(nèi)車的平均速度應(yīng)小于 60 km/h,綜上分析可知只有D選項不正確. 答案:D,12.(2013上海)甲、乙兩車分別從P、Q兩點同時同向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a、b所示,經(jīng)過6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P、Q間的距離 為s,則( ),Av甲v乙,s=16 m Bv甲v乙,s=8 m Cv甲v乙,s=16 m Dv甲v乙,s=8 m 解析:(1)甲的速度: 乙的速

19、度: 所以v甲v乙,所以以甲為 參照物乙向東運動,經(jīng)過6 s后甲乙相距:s=s甲s乙= 15 m/s6 s10 m/s6 s=30 m. 答案:東 30,16.(2013金華)某校同學(xué)在水平直道上進行 1 000 m 跑步比賽甲、乙兩位同學(xué)同時出發(fā),甲同學(xué)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做勻速運動乙同學(xué)出發(fā)后,經(jīng)過100 s通過的路程為400 m,此時他發(fā)現(xiàn)比甲同學(xué)落后100 m;接著乙同學(xué)以6 m/s的速度追趕,經(jīng)過50 s 沒有趕上;然后乙同學(xué)發(fā)起沖刺,最后比甲同學(xué)提前10 s到達(dá)終點則甲同學(xué)比賽中的速度為_m/s乙同學(xué)出發(fā)后,前100 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_m/s;乙同學(xué)最后沖刺的平均速度為_m/s,解

20、析:經(jīng)過100 s甲通過的路程s甲=500 m,甲的速度: 乙同學(xué)出發(fā)后,前100 s內(nèi)的 平均速度: 由題意可知甲通過全程用的時間為t甲=200 s, 所以乙用的總時間為t乙=200 s-10 s=190 s, 追趕階段通過的路程s2=v2t2=6 m/s50 s=300 m, 沖刺階段的路程s沖=s-s1-s2=1 000 m-400 m-300 m=300 m, 沖刺階段的時間t沖=190 s-100 s-50 s=40 s, 最后沖刺的平均速度:v沖=s沖/t沖=300 m / 40 s=7.5 m/s. 答案:5 4 7.5,三、綜合題(17題12分,18題10分,共22分) 17.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 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 機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 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 速度變化情況是_(填“不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