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干部應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判斷能力_第1頁
高校管理干部應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判斷能力_第2頁
高校管理干部應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判斷能力_第3頁
高校管理干部應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判斷能力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校管理干部應提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判斷能力 在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 “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 講話 精神的一項重要任務 ,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展與升華。綜觀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信息錯綜復雜,形勢瞬息萬變,要做到 “既嚴且實 ”,有一種關鍵性的能力尤應值得關注,那就是 “價值判斷 ”的能力。 當前,我校提出了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長期發(fā)展目 標,近期要創(chuàng)建成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現代大學的目標。作為高校的中層管理干部,要做好現代大學的管理、服務工作,隨時都可能面臨各種方向性的抉擇,這種抉擇小到影響一個部門的工作與規(guī)劃,大到影響學校的整體發(fā)展及聲譽形象,因而,如何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準確判斷的前提是鑒別真?zhèn)?、尊重價值,高校管理干部只有從深層次上了解了什么是“價值 ”,才能做出真正有實效有說服力的 “判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夠進行準確的價值判斷的高校管理干部在工作中更有話語權,也更能得人心,才能更好地服務師生。那么,如何提高高校管理干部的價值判斷能力呢 ?我認為可以通過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途徑來實現。 人文素養(yǎng)的內涵十分豐富,大體是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fā)展為人才的內在素質和修養(yǎng),其核心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梢姡宋乃仞B(yǎng)關注的是 “人 ”,人的價值、人的本性、人的需求和人的體驗。提高人文素養(yǎng)就是要提高人之為人的素質,通過人文知識的獲取內化到人的思想,并轉化為人的行動。在價值判斷的過程中,人文素養(yǎng)的作用在于幫助作判斷的管理者本著人文關懷的態(tài)度,去鑒別現象世界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去明了真正的價值所在。 高校是思想重鎮(zhèn),是青年學子追求知識、尋求理想的重要場所,大學生 活也是莘莘學子塑造三觀的重要人生階段,這些均對高校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質和人格修養(yǎng)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畢竟,身教重于言傳,管理干部的一言一行也會充分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健康。在高校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管理干部要提高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價值判斷的能力,可嘗試通過大量閱讀文史哲等書籍及將人文思想踐行到工作和生活細節(jié)中的方式來實現。 其一,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尤其是文史哲的閱讀。 目前,我校管理干部隊伍中,理工科背景的占比不少,注重文史哲的閱讀以提升人文素養(yǎng)是人才全面發(fā)展的必然。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上答記者問時提到,現在我們國 家民眾每年的閱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并且提到,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希望我們國家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希望全民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總理提出,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偫韮纱伟?“全民閱讀 ”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 報告 ,并且提到明年 還會繼續(xù)。因此,作為知識分子云集的高校的管理干部,我們更應該大力提倡閱讀 ,更應該學習文史哲,同時將知識內化為思想,踐行到工作生活中去。 為什么強調文史哲的閱讀?它與價值判斷有何關系?作家龍應臺1999年在臺灣大學 演講 時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十分精妙的回答。她說,“文學讓你看見水里白楊樹的倒影,哲學使你從思想的迷宮里認識星星,從而有了走出迷宮 的可能,那么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點,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 ”可見,文學使你不會迷惑于事物的表象,使你 “看見 ”其本質;哲學讓你抽身錯綜復雜的環(huán)境,走出思想的迷宮;史學則迫使你向后看,找到事物所在時空的坐標系,明確它從哪里來,現在在哪里,以及將要去哪里。文史哲的閱讀就是讓我們擁有很好的思維習慣,在做判斷時,既有宏觀的視野,又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則這樣的判斷才是有價值的,有實效的。 然而,必須厘清的是,人文知識的淵博并不等于人文素養(yǎng)高,前者只是外在于人的東西,是 材料 、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后者才是知識進入人的認知本體,滲透人的生活與行為,才謂之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是在涉獵了文、史、哲之后,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 “學 ”到最后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即對 “人 ”的關懷。脫離了對 “人 ”的關懷,就只算是有人文知識,不是有人文素養(yǎng)。 其二,管理工作中踐行 “君子 ”之風。 子曰: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質 ”指人的樸實本性, “文 ”指文化教養(yǎng)。所謂 “君子 ”,應該是 “文質彬彬 ”, 能做到二者的平衡,既能返璞歸真,率性而為,又能具備一定的文化教養(yǎng),懂得禮儀之道;既不流于粗俗,也不流于浮華。在今年 11月習近平馬英九的歷史性會面時刻,相信每個人都能 體會 到二人的 “謙謙君子 ”之風,無論是其 講話 內容還是行為舉止,都體現出他們深厚的人文底蘊及高層次的人格修養(yǎng)。習近平作為國家 領導 人,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管理者 ”的 “君子 ”風范盡顯無遺。 高校管理干部的日常事務比較繁雜,涉及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比較難處理,這要求管理干部要有足夠的耐性與智慧來面對復雜情況。在與師生打交道時要有君子之風,懂得以人為本,以謙和的態(tài)度對待;執(zhí)行各項任務時不能流于形式主義,要落到實處,不浮夸不虛華;開展各項活動時要綜合考慮,理性判斷,以服務師生為宗旨。 其三,管理工作中摒棄 “工具理性 ”,踐行 “交往 理性 ”。 所謂 “工具理性 ”,是指在實踐過程中,反復確認手段(工具)的有效性,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為實現人的功利服務。 “交往理性 ”則是指實踐中傾向于雙方的互動,把對方當做平等的交往對象,認識到二者相互的回饋。 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應本著平等的態(tài)度與人交往,去功利性因素,把每一位師生當作生命的個體予以尊重,在平等溝通的過程中彼此互相促進,而不是把對方當成被管理的機械的個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