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2.4海陸變遷練習題(新版)湘教版_第1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2.4海陸變遷練習題(新版)湘教版_第2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2.4海陸變遷練習題(新版)湘教版_第3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2.4海陸變遷練習題(新版)湘教版_第4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2.4海陸變遷練習題(新版)湘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4 海陸變遷一、單選題(共 10 題;共 20 分)1. 根據(jù)板塊運動的規(guī)律推測:以下敘述,全部正確的一組有( )大西洋面積將擴大 地中海將會消失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將分離 非洲大陸與南美大陸將發(fā)生碰撞A. B. C. D. 2. 下列各項,可以作為大陸漂移假說證據(jù)的是( )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陸輪廓的凹凸十分吻合非洲和南美洲生活著不會飛的同種海牛和鴕鳥喜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A. B. C. D. 3. 世界上最雄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 B.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C.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抬升形

2、成的 D. 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抬升形成的4.2014 年 5 月 24 日云南盈江(圖中甲地)發(fā)生 6.1 級地震,此次地震發(fā)生的地點處于A. 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B.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C. 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5. 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是A. 紅海 B. 東非大裂谷 C. 喜馬拉雅山脈 D. 大西洋6. 下列地理事實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A. 太陽東升西落 B. 四季更替 C. 喜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D. 水往低處流7. 下列關(guān)于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活躍,板塊與板塊的交

3、界地帶地殼比較穩(wěn)定B. 板塊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若干板塊拼合而成C.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D. 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中8. 對于大陸漂移假說的理解,正確的是( )2A. 是科學家在掌握大量科學證據(jù)的前提下提出的 B. 僅僅是一種假說,永遠不會被人類證實C. 它的提出,使人類重新認識了地球 D. 是根據(jù)一次偶然發(fā)現(xiàn)而提出的,缺乏科學依據(jù)9. 下圖為某種類型的板塊邊界示意圖,圖示板塊邊界處出現(xiàn)了( )A.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擠壓運動 B. 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碰撞擠壓運動C. 大陸板塊內(nèi)部的張裂運動 D. 大洋板塊內(nèi)

4、部的張裂運動10. 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相同的是( )東非大裂谷 乞力馬扎羅山大西洋 喜馬拉雅山A. B. C. D. 二、填空題(共 4 題;共 13 分)11. “滄海桑田”這個成語的原意是指 _ 12. 提出“大陸漂移說”的德國的科學家 _科學家在其基礎(chǔ)上,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分布在 _地帶313. 讀“六大板塊示意圖 9”, 完成下列要求。(1)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喜馬拉雅山脈是由 A_ 板塊和 E_ 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亞洲與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是由E_ 板塊與 D_ 板塊發(fā)生張裂形成

5、的; 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 兩大板塊_ ,使得地中海不斷縮小。(2)在六大板塊中, B_ (填名稱)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3)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中國多火山、地震,主要是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環(huán) _ 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之間。14. 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劃分為 _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 _;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 _。三、綜合題(共 2 題;共 16 分)15. 閱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及材料,回答問

6、題材料:為應對日本東部海域到四國海域的海溝未來將有可能發(fā)生的里氏 9 級大地震,日本靜岡縣政府 6 月27 日宣布,計劃在未來 10 年內(nèi)投資 400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251.6 億),用來加高堤壩,提高橋梁抗震性(1)板塊構(gòu)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 _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4(2)圖中 A 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 _洲和_洲,B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 _洲,C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 _洲,D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 _洲,E 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 _洲和_洲16. 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塊名稱 B_ C_,幾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塊是 _板塊(2)中國主要

7、位于 _板塊(3)處有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_;此山脈形成是 _板塊與 _板塊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4)請運用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觀點,解釋下列地理現(xiàn)象:紅海面積不斷增大: _。四、問答題(共 1 題;共 5 分)17. 人們說紅海的面積會不斷擴大,最終形成新的大洋這種說法對否?試說明理由5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 【答案】 D【解析】【分析】板塊運動有兩種形式,張裂和擠壓,張裂地方形成裂谷和海洋,擠壓形成高山、島鏈和海溝,大西洋所處的非洲板塊和美洲板塊處于張裂狀態(tài),所以大西洋的面積會擴大,對,而錯,地中海所在的非洲和亞歐板塊處于擠壓狀態(tài), 所以地中海會縮小, 消失, 對, 亞歐板塊是一塊板塊比較穩(wěn)定,

8、錯,故選 D。2. 【答案】 D【解析】【分析】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陸輪廓的凹凸十分吻合、非洲和南美洲生活著不會飛的同種海牛和鴕鳥都可以作為大陸漂移假說的證據(jù);喜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說明了海陸變遷;地球表面分布著海洋和陸地,說明了地球海陸分布的狀況,都不能證明海陸變遷。故正確。故答案為: D?!军c評】本題考查可以證明海陸變遷的實例,理解解答即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南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梢宰C明海陸變遷的實例

9、有很多,如喜馬拉雅山發(fā)現(xiàn)了海洋生物化石、臺灣海峽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荷蘭的填海造陸等。3. 【答案】 B【解析】 【分析】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喜馬拉雅山脈【解答】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 喜馬拉雅山脈故選: B【點評】本題考查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知識,解答關(guān)鍵是要知道六大板塊的位置和運動方向4. 【答案】 B【解析】【分析】板塊張裂或碰撞擠壓的地帶,火山和地震活動頻繁云南盈江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因此該地多地震,故選 B65. 【答案】 C【解析】【分析】一般來說,板塊的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

10、擠壓,地殼比較活躍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 喜馬拉雅山脈,紅海和東非大裂谷是由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大西洋是由大陸漂移形成的,故選 C6. 【答案】 C【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陸地可以變成海洋,海洋可以變成陸地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陸地可以變成海洋,海洋可以變成陸地選項中,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zhuǎn)形成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轉(zhuǎn)造成的,水往低處流是由于地形地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四個選項中 A、B、D都不能作為海陸變遷的依據(jù),只有 C為海陸變遷的依據(jù)根據(jù)題意故選: C【點評】海陸變遷是一個難點,學習時要加強讀圖分析練

11、習7. 【答案】 A【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 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 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 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選項 BCD敘述正確, A 錯誤故選: A【點評】 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 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 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8. 【答案】 C【解析】【分析】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大西洋的兩岸 - 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

12、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并經(jīng)過實地考察,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故選 C。【點評】海陸輪廓形成的假說的證據(jù):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相互對應、大西洋兩岸構(gòu)造呼應、精確的大地測量的數(shù)據(jù)證實大陸仍在緩慢地持續(xù)水平運動等。9. 【答案】 A【解析】【分析】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一般來說,板塊的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

13、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如圖,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擠壓運動,形成高山。故7選 A【點評】觀察六大板塊示意圖,明確板塊運動的方向。10. 【答案】 C【解析】【分析】板塊和板塊之間運動頻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時,其運動方向相反,板塊之間的距離不斷擴張,造成斷裂陷落,地表會產(chǎn)生裂谷或海洋;板塊發(fā)生擠壓運動時,其方向是相向運動,板塊之間的距離縮小,地表還會不斷隆起,形成山脈乞力馬扎羅山和喜馬拉雅山都是板塊擠壓的結(jié)果故選: C【點評】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塊既包括

14、大陸,又包括海洋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二、填空題11. 【答案】海陸變遷【解析】【分析】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說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之中,陸地可以變成海洋,海洋可以變成陸地。“滄海桑田”說的是海洋變成陸地,或陸地變成海洋。故答案為:海陸變遷。【點評】在內(nèi)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地表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和變化中。12. 【答案】魏格納;板塊交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 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 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 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提出“大陸漂移說”的德國的科學家魏格納

15、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故答案為:魏格納;板塊交界【點評】本題考查板塊運動學說的觀點,理解記憶即可13. 【答案】亞歐;印度洋;印度洋;非洲 ;碰撞擠壓;太平洋;太平洋【解析】【分析】( 1)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板塊在不斷地運動著。喜馬拉雅山脈是由 A 亞歐板塊和 E 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亞洲與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是由 E 印度洋板塊與 D非洲板塊發(fā)生張裂形成的;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碰撞擠壓,使得地中海不斷縮小

16、;( 2)在六大板塊中, B 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3)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 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8界的地帶。中國多火山、地震,主要是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之間。【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六大板塊的名稱、印度洋板塊的范圍、大洲大洋的位置、分界線、特征等知識。14. 【答案】六;穩(wěn)定;活躍【解析】【分析】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點評】主要考查海陸變遷重要知識點的識記和理解,以及板塊構(gòu)造運動觀點的識

17、記,主要靠學生在課后記憶一下,便可答對,此題較為簡單。三、綜合題15. 【答案】( 1)魏格納(2)北美;南美;南極;大洋;非;亞;歐【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 1)板塊構(gòu)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 2)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圖中 A 是美洲板塊,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北美洲和南美洲; B 是南極洲板塊,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南極洲; C是印度洋板塊,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大洋洲; D是非洲板塊,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非洲; E 是歐亞板塊,板塊上的陸地主要屬于亞洲和歐洲故答案為:( 1)魏格納;( 2)北美;南美;南

18、極;大洋;非;亞;歐【點評】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塊的名稱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16. 【答案】( 1)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D太平洋(2)亞歐(3)喜馬拉雅山脈;亞歐;印度洋(4)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兩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產(chǎn)生的【解析】【分析】讀圖可知,( 1)圖中字母 B是非洲板塊, C是印度洋板塊,幾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塊是圖中 D太平洋板塊。( 2)中國主要位于亞歐板塊( 3)處有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此山脈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產(chǎn)生。( 5)紅海面積不斷擴大,是由于它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兩板塊不斷的發(fā)生張裂運動產(chǎn)生的。故答案為:( 1)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D太平洋;( 2)亞歐;( 3)喜馬拉雅山脈;亞歐;印度洋;( 4)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9兩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產(chǎn)生的。本題考查了六大板塊示意圖的判讀,屬于基礎(chǔ)題。【點評】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此外,還有許多小板塊。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在六大板塊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其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