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首先是人學4頁_第1頁
教育-首先是人學4頁_第2頁
教育-首先是人學4頁_第3頁
教育-首先是人學4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首先是人學山東省高密市第二實驗小學 李娟教育,一個亙古恒在的主題,在人類整個發(fā)展進程中一直是社會發(fā)展、文明進步的基石。今天,它地位與作用的空前突顯,使教育負載了過多的期望與理想,承載了前所未有的使命與責任。以價值之生命主體人為目的的教育首先應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價值,關注人性的完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給教育下的一個定義:教育首先是人學!然而,在現代科技和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在教育理想與教育現實的矛盾張力中,教育的實然圖景凸顯了教育在更大程度上,更大范圍內是處于一種“真空”狀態(tài)。教育本應以培養(yǎng)人為最高宗旨,應關注受教育者的生命歷程;可當下教育視野中出現的卻是對生命本真的忽視:看那激烈的升學競

2、爭、殘酷的升學考試、不當的競賽評價等使學生“異化”為一種“工具”性存在。在此境遇下,學生的生命情感被忽視,學生的交往世界貧乏,他們的心處于少了一份對快樂的體驗,對生命的輕視。物質的改善換來的是相對于心靈的空虛、人生的茫然及人生價值的迷惘。與此同時,整個社會出現了諸多不和諧的失衡現象,高度理性化的社會對人的個性及天性的壓抑,也使生命的本真內涵被拋棄或遺忘。面對復雜的社會背景,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以真情實感,建設美好校園軟環(huán)境,美化人生! 學生是涌動著活力的生命體,是生長著的生命,是教育的起點與歸宿。教育的出發(fā)點是人,終點也是人,教育的指向是為了使人學會生存,為了人的和諧發(fā)展,為了人充滿尊嚴地生活在社

3、會中。因此,教育必須回歸生命,關心生命,離生命近些,再近些。教育更應承擔起讓生命飛揚的責任!教育只有關注生命,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從生命的視角來看,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為目的的神圣事業(yè),所以給生命以獨特的關照乃是教育題中應有之義。教育視野里的生命個體應是一個完整的存在,應是知、情、意等因素的合成與發(fā)展。在此意義上,學生的生命世界應是一個豐富多彩并且彰顯其年齡特征的時空,是一個屬于他自己的世界。而我們的教育現實呢?請我們的老師淡化自己的功利心,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生命的喚醒者、心靈的守護者,尊重學生的內在需要和自豪感,給學生應有的自由與尊嚴,不要讓他們再做分數的奴隸。教育本是詩性的事業(yè)

4、,教育中的生命應是有靈魂的、有感情的、其真實的場景應是人格與人格相遇、靈魂與靈魂相遇的對話、人與人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給學生一片對話的空間,讓他別再感到自己是個制作分數的“機器人”。當然,無論怎樣談,怎樣論,教學的關鍵在學校,在開課堂。要想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關鍵是我們老師的授課方法,及課外活動引導等各方面的技能問題了。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生命教育是令人愉快的教育,教師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美與力量,感受實現自我、收獲人生的快樂。此外,現代

5、教育的變革與發(fā)展也使學校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生命教育的重任。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學校課程的設置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持久的,課程的內在規(guī)律與特點決定著它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最佳“陣地”。學校有責任也應有意識加強對學生生命教育的重視,并把生命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整個課程體系當中。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課程這個有效的載體,不斷地滲入正確的生命教育價值觀、生命存在的意義等,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的尊重、選擇、判斷意識,從而使學生對生命的生成有一個正確認識,真正感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然,教育僅憑學校力量是不夠的,生命教育的系統(tǒng)性與復雜性要求學校、家庭與社會整體合作,使教育合力的生成最大化。生命是完整的、整體的、生命教育的實施也不能局限于學校內,而應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再就一些國際知識,也是值得借鑒的。拖思妥耶夫斯基說過:“人活在樹木和水塘之間,活在勞動和精神的自由之間,活在詩歌和藝術的邊緣,活在有尊嚴的生活之中,定然會活得更舒服些?!苯逃獱I造一方面情感氛圍,讓學生精神舒暢地品位生活,切實使學生的生命世界達到最大程度的放大。誠然,教育是一份沉甸甸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對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的思考、對人性回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