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口腔解剖生理學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第1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2個,其萌出不替代任何乳牙功能特點:磨細食物,發(fā)揮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齒支持頸部,保持垂直距離維持牙尖交錯位的穩(wěn)定形態(tài)特點:牙冠短,4—5個牙尖,3—5條發(fā)育溝,有效的機械形態(tài),類似多刃的磨具:2—3
個牙根,根分叉大,根尖所占的支持面積大于合面的功能面,可發(fā)揮較大合力,有利于牙的穩(wěn)固第2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六齡牙,乳牙均未脫落前萌出,上頜磨牙中體積最大,形態(tài)最復雜牙冠:1、頰面:梯形:近遠中徑>頰牙合徑牙合緣>頸緣平坦近中遠緣(長直)>遠中緣(短突)
2頰尖4牙尖嵴:近中頰尖>遠中頰尖近中頰軸嵴突于遠中頰軸嵴頰軸嵴兩側的頰面平坦光滑頰面觀第3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1、頰面:頰溝:兩頰軸嵴之間,來自牙合面與牙體長軸平行略偏遠中,達頰面中部,末端形成點隙頰頸嵴突出,近中側略顯著頸緣較平外形高點:頰頸嵴
頰面觀第4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2、舌面:光滑圓突,大小似頰面或稍小
2舌尖4牙尖嵴:近中舌尖(2/3)寬于遠中舌尖(1/3)
遠中舌溝:來自牙合面達舌面中部,末端無點隙舌軸嵴不明顯牙頸線較平外形高點:舌面中1/3
第五牙尖(卡氏尖):近中舌尖的舌側,既不達牙合面,也無髓角
5.30%-42.17%,歐洲人多見
舌面觀第5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3、鄰面:近似四邊形(梯形),大小似頰面或稍小頰舌徑>牙合頸徑頸部平坦,頰緣較直,舌緣圓突近中面寬大平坦,接觸區(qū):頰1/3與中1/3交界處,緊靠牙合緣遠中面較小圓突接觸區(qū):中1/3,牙合緣稍下鄰面觀第6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4、牙合面(1)斜方形(上頜磨牙基本特征)近頰、遠舌牙合角銳;近舌、遠頰牙合角鈍類似一被擠壓的平行四邊形(2)牙尖大小順序:近舌>近頰、遠頰>遠舌近頰合角遠頰合角第7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4、牙合面(3)斜嵴近舌-遠頰三角嵴相連貫而成,為此牙的重要特征(4)合面邊緣嵴近中邊緣嵴高,遠中邊緣嵴低,為后牙的普遍規(guī)律(咀嚼時,可以把食物局限在牙合面)斜嵴遠中邊緣嵴近中邊緣嵴第8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中央窩近中點隙遠中點隙4、牙合面(5)窩、點隙窩:中央窩(近中窩)(2/3):近頰、遠頰、近舌尖三角嵴相會處形成的凹陷遠中窩(1/3):點隙:中央點隙:中央窩的中心凹陷處遠中點隙:第9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4、牙合面(6)發(fā)育溝頰溝:中央點隙-兩頰尖-頰面中部(點隙)近中溝:中央點隙-近中邊緣嵴內遠中舌溝:遠中邊緣嵴內-遠中點隙-兩舌尖-舌面中部(無點隙)此外,有的還有一條短溝,從中央點隙橫過斜嵴,與遠舌溝相聯(lián),稱遠中溝,此溝一般不明顯。
第10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4、牙合面(7)斜面每個牙尖四個斜面與對頜牙無接觸:頰尖頰側近、遠中斜面與對頜牙有接觸:頰尖舌側近、遠中斜面;舌尖各個斜面
第11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牙根三根:頰側兩個根,較細、呈彎曲狀態(tài)近中頰根:頰側寬于舌側,根尖彎向遠中遠中頰根:較近中小,根尖略偏向近中舌側一個根,向舌側張開,根尖彎向頰側近遠中徑>頰舌徑,頰面較平,舌面有縱形凹陷三根均為扁根,舌根較粗壯根干占根長的2/5,根分叉:根頸1/3與根中1/3交界處根頸1/3橫剖面:圓長方形第12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一磨牙
恒牙上6
萌最早,頰舌相近舌稍小,
兩面分有頰舌溝,偶見五尖近舌有,
近頰舌尖寬遠中,外形高點與4
同;
合面斜方四邊構,近頰遠舌銳角收,
近中舌尖主功能,斜嵴相連頰遠中,
遠中稍小近中窩,唯頰斜面無咬合
。
(解釋)
上頜6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齒,頰、舌面的大小相近,舌面要稍小些,頰、舌面分別有頰舌溝,近中舌尖的舌側偶有第五牙尖出現(xiàn),近中頰牙寬于遠中頰尖,近中舌尖寬于遠中舌尖,外形高點與4相同在頰頸嵴處,合面呈斜方形,由4個邊緣嵴及4個點角組成,近中頰合角及遠中頰合角為銳角,近中舌尖為主功能尖,近中舌尖與遠中頰尖斜行相連成斜嵴,斜嵴將中央窩分為稍大的近中窩和較小的遠中窩,頰尖的頰斜面無咬合接觸。
第13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冠特征1、四尖型(73%):似第一磨牙(1)體積較小(2)頰面:近中-遠中舌側傾斜度加大(3)舌面稍小于頰面,近中舌尖大,遠中舌尖小,少見第五牙尖(4)牙合面斜方型更明顯頰牙合邊緣嵴>舌牙合邊緣嵴近中邊緣嵴>遠中邊緣嵴(5)尖、窩、溝、嵴不明顯,副溝較多,有遠中溝
第14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二磨牙2、三尖型(27%):遠中舌尖消失(1)頰面:寬大,近中-遠中舌側傾斜度明顯加大近中頰尖明顯大于遠中頰尖近中頰軸嵴較遠中頰軸嵴突出(2)舌面:明顯小于頰面,牙合緣上只有一個舌尖,較大且明顯偏向近中(3)鄰面:似四邊形近中面大而平,接觸區(qū)在牙合1/3的中1/3處,緊靠牙合緣遠中面小而突,接觸區(qū)在牙合
1/3的中1/3處,牙合緣稍下
第15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二磨牙2、三尖型(27%):遠中舌尖消失(4)牙合面:圓三角形,底:頰牙合邊緣嵴頂:舌牙合邊緣嵴近中頰尖明顯大于遠中頰尖舌尖大、圓突斜嵴不明顯或消失尖、窩、溝、嵴不明顯,副溝較多,有遠中溝
第16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二磨牙牙根
多為三根型、根柱更長、根分叉度小,根尖彎向遠中少數(shù)有融合根:近中頰根-舌根遠中頰根-舌根頰根融合三根融合頰面觀鄰面觀第17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三磨牙萌出晚或終生不萌或部分萌出,大小,位置、形態(tài)變異多特點牙冠多為圓三角形形態(tài),但牙冠窄小,軸面中1/3圓突遠舌尖小或缺如,合面副溝多(多尖多副溝)牙根多,常見合并錐形根(多根多融合)頰面觀鄰面觀舌面觀合面觀第18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頜第三磨牙主要的變異形態(tài):前磨牙型—不典型的上頜前磨牙形態(tài)多尖型—牙尖多而不典型,可達8個之多多根型---3—7個細根,可相互全部或部分融合第19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六齡牙,乳牙均未脫落前萌出下頜磨牙中體積最大,尖、窩、溝、嵴最多牙冠:長方形,寬度>厚度,由頸嵴以上向舌側傾斜1、頰面:似梯形:牙合緣>頸緣,近遠中徑>牙合頸徑近中緣長直,遠中緣短突三個頰尖:近中頰尖>遠中頰尖>遠中尖頰溝:至頰面中1/3,末端有點隙,與牙體長軸平行遠頰溝:至頰面牙合1/3,末端無點隙近遠中頰尖頰軸嵴與頰溝平行,遠中頰尖頰軸嵴突出,遠中尖頰軸嵴不明顯頸緣較平,頰頸嵴弧線與牙頸線一致外形高點:頰頸嵴
頰面觀第20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2、舌面:較頰面小,光滑圓突近中緣長直,遠中緣短突,頸緣較平兩個舌尖:近中舌尖>遠中舌尖舌溝:至舌面中1/3,末端無點隙,與牙體長軸平行遠頰溝:至頰面牙合1/3,末端無點隙舌軸嵴不明顯外形高點:中1/3
舌面觀第21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鄰面:似平行四邊形牙冠明顯向舌側傾斜:銳角:頰頸角(頰緣-牙頸)、舌牙合角(舌緣-牙合緣)鈍角:頰牙合角(頰緣-牙合緣)、舌頸角(舌緣-牙頸)近中面:大而平,牙合1/3稍突、頸1/3略凹接觸區(qū):牙合1/3的頰1/3與中1/3交界處,靠近牙合緣遠中面:較圓突,小于近中面接觸區(qū):牙合1/3的中1/3處,牙合緣稍下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近中面觀遠中面觀第22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4、牙合面:長方形,近遠中徑>頰舌徑
牙合面特征:5-5-3結構
5個牙尖高度:近舌尖--遠舌尖--近頰尖--遠頰尖--遠中尖(頰面與遠中面交界處)大小:近頰尖—遠頰尖---近舌尖—遠舌尖—遠中尖近舌尖遠舌尖遠中尖近頰尖遠頰尖第23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4、牙合面
3個窩中央窩-------四個牙尖三角嵴會聚處近中窩-----近中溝的末端遠中窩-----遠中溝的末端3個點隙:近中點隙;遠中點隙;中央點隙第24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5條溝頰溝:可延伸到頰面形成頰面溝,并在頰面中/3形成頰面點隙舌溝:可延伸到深面形成舌面溝,并在舌面合1/3形成舌面點隙近中溝、遠中溝:會聚為中央點隙遠頰溝:可延伸到頰面形成遠頰面溝舌溝近中溝頰溝遠頰溝遠中溝第25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
其他:斜面:
與對頜無咬合接觸:舌尖舌側近、遠中斜面與對頜有咬合接觸:其他斜面第26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牙根
兩根型:近、遠中根,扁、長、根尖偏遠中近中根粗長,近遠中面均有縱形凹陷遠中根較小,近中面有縱形凹陷三根型:約占21.7%,近中、遠頰、遠舌根變異多,根柱短(約3mm)、根分叉度大根間突起:頰舌面牙頸緣部釉質向根分叉內延伸,形成三角形突起,稱根間突起。該突起使得該處形成較深的齦溝,易致牙周病。牙周附著薄弱區(qū)兩根型三根型第27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一磨牙
下
6似梯頰三尖,兩條頰溝過頰面,
頰尖軸嵴與溝平,末端形成點凹陷,
舌面軸嵴不明顯,合緣可見兩個尖;
近中合三分稍突,鄰接在此頰側偏,
合面遠中尖最小,頰側尖短舌側長,
中央點隙向外伸,5
條發(fā)育溝來分。
(解釋)下頜6從頰面觀:呈梯形,頰側有三個尖,頰溝和遠頰溝通過牙尖間,頰溝與近中頰尖、遠中頰尖的頰軸嵴平行,頰溝的末端形成一個點的凹陷。舌側觀:合緣可見兩個尖,舌面無明顯的軸嵴。近中面合1/3處稍突,近遠中鄰接多在此(合1/3處)偏頰側。遠中尖最小,頰側尖短而圓,舌側尖長而銳,中央點隙經兩舌尖間至舌面成舌溝,伸向近中止于近中合緣嵴之內成近中溝,伸向遠中止于遠中合緣嵴之內成遠中溝,遠中頰尖與遠中尖間有一條遠中頰溝,共5條發(fā)育溝。第28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二磨牙牙冠4個牙尖,占71%,十字形發(fā)育溝,田字形合面形態(tài)五尖型:占29%,與第一磨牙難區(qū)分:體積較小,牙尖較圓鈍,窩溝點隙不明顯五尖型第29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二磨牙牙冠四尖型:占71%,十字形發(fā)育溝,田字形合面形態(tài)為該牙的特點。四尖型第30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二磨牙1、頰面:似梯形:近中緣直,遠中緣突牙合緣寬,頸緣平直兩個頰尖:近中頰尖、遠中頰尖,較圓鈍頰溝:至頰面中1/3,末端有點隙,與牙體長軸平行近遠中頰尖頰軸嵴與頰溝平行,均較突出,外形高點:頰頸嵴第31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二磨牙2、舌面:與頰面相似,光滑圓突兩個舌尖:近中舌尖,遠中舌尖,較尖銳舌溝:至舌面牙合1/3,末端無點隙外形高點:中1/33、鄰面:與下頜第一磨牙相似,稍突第32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二磨牙4、牙合面:方圓形,各邊緣嵴約相等四個牙尖:大小約等四條三角嵴:三個窩:三個點隙:四條發(fā)育溝:十字形發(fā)育溝,田字形合面形態(tài)
第33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二磨牙牙根一般為兩根:近中根、遠中根根柱較長,根分叉度小常見牙根舌側分叉,頰側融合,即從頰側僅可見到一個牙根(C形根)兩根型頰側融合型第34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下頜第三磨牙頰面觀鄰面觀舌面觀合面觀全口中形態(tài)、大小、位置變異最多可有4尖與5尖兩種類型。共有特點為:牙冠:軸面光滑,中1/3圓突,合面縮小,牙尖不典型副溝多牙根:分根多,不規(guī)則,多為合并錐形根第35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左右下頜磨牙的鑒別牙合面近中邊緣嵴高于遠中邊緣嵴第一磨牙及五尖型第二磨牙的遠中尖位于遠中頰側根尖偏遠中第36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下頜磨牙的鑒別牙冠:上頜:斜方形、厚度>寬度下頜:長方形:寬度>厚度上頜:牙冠直,頰面平、舌面突頰尖銳、舌尖鈍下頜:牙冠偏舌側,頰面突、舌面平舌尖銳、頰尖鈍頰側頰側第37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上下頜磨牙的鑒別牙根:上頜:三根、頰舌向分根下頜:雙根、近遠中向分根(第一磨牙可有三根)鄰面觀頰面觀第38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磨牙的臨床應用解剖1、第一恒磨牙與第二乳磨牙的鑒別極為重要2第一磨牙點隙多,尤其是頰面點隙,好發(fā)齲齒,應注意早期治療3第一磨牙穩(wěn)固,拔除較難;下頜第一磨牙遠舌根多有變異,且較細,拔除時尤其應注意有無斷根4第三磨牙萌出晚或只部分萌出,形態(tài)位置變化大上頜第三磨牙易頰向位---咬破口頰下頜第三磨牙易阻生---冠周炎不是所有的第三磨牙均拔除—位置咬合正常者應保留第39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磨牙的臨床應用解剖5、毗鄰:上頜磨牙牙根鄰近上頜竇,二者的炎癥可互相蔓延;下頜磨牙牙根臨近下頜管,內有下牙槽神經血管通過6、標志:上頜磨牙----腮腺導管口(第二磨牙相對的頰黏膜上)腭大孔的尋找標志第40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下頜第二磨牙的牙合面形態(tài)(四尖型)呈A、田字型B、大字型C、人字型D、X字型E、Y字型2、上頜第二磨牙似上頜第一磨牙,其特點不包括A、牙冠較窄B、牙根分叉度大C、遠中頰尖明顯縮小D、近中舌尖更大E、頰面自近中至遠中向舌側的傾斜度較大復習題1A2B第41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3、關于上下頜磨牙的區(qū)別,應除外A、上頜磨牙多為三根,下頜磨牙多為雙根B、上頜磨牙的牙冠較直,下頜磨牙的牙冠傾向舌側C、上頜磨牙頰尖銳而舌尖鈍,下頜磨牙舌尖銳而頰尖鈍D、上頜磨牙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頜磨牙牙合面呈長方形E、上頜磨牙牙合面近遠中徑大于頰舌徑,下頜磨牙牙合面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4、上頜第一恒磨牙的合面特征是A、呈斜方形,近中頰頜角和遠中舌頜角為銳角B、呈菱形,遠中頰頜角和近中舌頜角為銳角C、遠中舌尖和近中頰尖三角嵴相連成斜嵴D、近中舌尖和近中頰尖三角嵴相連成橫嵴E、遠中舌尖和遠中頰尖三角嵴相連成橫嵴3E4A第42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5、下面對第一磨牙合面形態(tài)的描述中哪個是錯誤的?A、合面中部凹陷成窩B、斜嵴將合面分成近中窩遠中窩C、遠中窩約占合面的1/3D、遠中窩又名中央窩E、近中窩約占合面的2/36、下面對上第一磨牙合面形態(tài)的描述中哪個是錯誤的?A、合面輪廓呈斜方形B、近合邊緣嵴長于遠合邊緣嵴C、近中頰合角及遠中舌合角是銳角D、近中舌尖三角嵴與遠中頰尖三角嵴連成斜嵴E、近中窩大于遠中窩5D6B第43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7、上頜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哪一個A.遠中頰尖B.遠中尖C.遠中舌尖D.第五牙尖E.近中頰尖8、上頜第二磨牙最小的牙尖是A.遠中頰尖B.遠中尖C.近中頰尖D.近中舌尖E.遠中舌尖7C8E第44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9、下頜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A.遠中頰尖B.遠中尖C.遠中舌尖D.第五牙尖E.近中頰尖10、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面的外形高點在哪里?A.合1/3處B.合1/3水平的頰1/3與中1/3交界處C.合1/3水平的中1/3處D.中1/3處E.合1/3水平的中1/3與舌1/3交界處9B10B第45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1、下頜第一磨牙近中接觸區(qū)位于A.合1/3處B.合1/3水平的頰1/3與中1/3交界處C.合1/3歲平的中1/3處D.中1/3處E.合1/3水平的中1/3與舌1/3交界處12、上頜第一磨牙遠中接觸區(qū)位于A.合1/3處B.合1/3水平的頰1/3與中1/3交界處C.合1/3水平的中1/3處D.中1/3處E.合1/3水平的中1/3與舌1/3交界處11B12E第46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3、下述上頜第一、第二磨牙間形態(tài)差別哪個不正確?A.上頜第二磨牙極少有第五牙尖B.上頜第二磨牙的斜嵴不如第一磨牙明顯C.上頜第二磨牙近、遠中舌尖大小差別不如上頜第一磨牙懸殊D.上頜第二磨牙頰側兩根分叉度較上頜第一磨牙小E.上頜第二磨牙頰根與舌根的分叉度較第一磨牙小14、下述下第二磨牙形態(tài)特點中哪個不正確?A.下頜第二磨牙牙冠呈方圓形B.下頜第二磨牙合面發(fā)育溝呈“+”字形C.下頜第二磨牙一般有4個牙尖D.下頜第二磨牙兩根相距較近E.極少數(shù)下頜第二磨牙根分叉為近中根,遠中頰根及遠中舌根13C14E第47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5、上、下頜磨牙形態(tài)區(qū)別中哪個不正確?A.上頜磨牙的牙冠呈斜方形B.上頜磨牙的牙冠較直C.下頜磨牙的牙冠傾向舌側D.上頜磨牙頰尖鈍而舌尖銳E.下頜磨牙一般為雙根16、以下對第三磨牙形態(tài)特點的描述哪個不正確?A.該牙的形態(tài)、大小、位置變異很多B.其標準形態(tài)一般與第一磨牙相似C.合面副溝多D.牙根多合并成一錐形單根E.根的數(shù)目和形態(tài)變異很大15D16D第48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7、上頜磨牙牙尖斜面中在正中合時無合接觸的是A.頰尖的頰斜面B.頰尖的舌斜面C.舌尖的頰斜面D.舌尖的舌斜面E.斜嵴的近中斜面18、下頜磨牙牙尖斜面中在正中合時無合接觸的是A.組成三角嵴的兩個斜面B.舌尖的頰斜面C.舌尖的舌斜面D.頰尖的舌斜面E.頰尖的頰斜面17A18C第49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磨牙類19、下述上頜第一磨牙牙根的名稱中哪一組是正確的?A.近中頰根、近中舌根、遠中根B.近中根、遠中頰根、遠中舌根C.近中根、遠中根D.近中頰根、遠中頰根、舌根E.近中舌根、遠中舌根、頰根20、下述下頜第二磨牙牙根名稱哪一組是正確的?A.近中頰根、遠中頰根、舌根B.近中頰根、遠中頰根、遠中舌根C.近中根、遠中頰根、遠中舌根D.近中舌根、遠中舌根、頰根E.近中根、遠中根19D20E第50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作業(yè)題:1、上下頜前磨牙的區(qū)別?
2、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的解剖形態(tài)特征?
第51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九: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實訓目的:1、掌握上頜第一磨牙的形態(tài)特點
2、學會牙體繪制的方法實訓步驟:1、繪制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態(tài)
2、繪制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態(tài)
3、繪制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近遠中面形態(tài)
4、繪制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態(tài)實訓數(shù)據(jù):單位:mm冠長根長冠寬冠厚頸寬頸厚近中頸曲度遠中頸曲度7.5頰12.0舌13.010.011.08.010.01.00.022.5頰36.0舌39.030.033.016.030.03.00.0實訓結果:每組上交一份實訓報告,作為該組成員的本次實訓成績第52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九: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一、描繪頰面形態(tài)1、確定冠長(22.5mm)、根長(39.0mm)、冠寬(30.0mm)和頸寬(24.0mm)2、確定冠寬點、頸寬點、牙尖點等:冠寬點:近中接觸點:近牙合1/3處遠中接觸點:近牙合2/5處頰尖點:冠寬的近遠中1/4找出近遠中頰尖點,近中頰尖高于遠中頰尖頸寬點:近中頸曲度:3.0mm
遠中頸曲度:0.0mm
頰溝起始點:冠寬的1/2與冠長的近牙合1/5交界處頸線最凸點:冠根分界線的中點,呈“V”字形突向根方根分叉:頸寬的中線與根長的近頸1/3交界處3、繪出頰面的冠根外形:近中緣長直,遠中緣短突;頸線中份突向根方;頰尖銳利,頰溝長,末端有凹陷;可見根分叉與三個牙根:近中頰根根尖偏遠中,遠中頰根根尖較直,腭根較粗壯
第53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九: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二、描繪舌面形態(tài)1、確定冠長(22.5mm)、根長(39.0mm)、冠寬(30.0mm)和頸寬(24.0mm)2、確定冠寬點、頸寬點、牙尖點等:冠寬點:近中接觸點:近牙合1/3處遠中接觸點:近牙合2/5處舌尖點:近中舌尖點:冠寬的2/5,略低于近中頰尖遠中舌尖點:冠寬的1/4,略低于近中舌尖頸寬點:近中頸曲度:3.0mm
遠中頸曲度:0.0mm
遠中舌溝:從冠寬遠中的1/3與冠長的近牙合1/6交界處向頸部延伸頸線最凸點:冠根分界線的中點,呈“V”字形突向根方3、繪出頰面的冠根外形:近中緣長直,遠中緣短突;頸線中份突向根方;可見三個牙根:腭根較粗壯,根尖位于頸寬的1/2偏遠中處
第54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九: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三、描繪近中面形態(tài)1、確定冠長(22.5mm)、根長(39.0mm)、冠厚(33.0mm)和頸厚(30.0mm)2、確定牙冠外形高點、牙尖點:頰面外形高點:冠長近頸1/5
舌面外形高點:冠長近頸2/5
近中頰尖點:冠厚的近頰1/7
近中舌尖點:冠厚的近舌1/4
牙合面最低點(溝底):冠長的近牙合1/4與冠厚的1/2交界處近中頸曲線與中線交點:近中頸曲度3.0mm
根分叉:根長的1/2與頸厚的1/2交界處偏舌側3、繪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頰尖較高而銳利,舌尖低而圓鈍;頰緣直,舌緣圓突;頰側根與舌側根分開相距甚遠
第55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九: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四、描繪遠中面形態(tài)1、確定冠長(22.5mm)、根長(39.0mm)、冠厚(33.0mm)和頸厚(30.0mm)2、確定牙冠外形高點、牙尖點:頰面外形高點:冠長近頸1/5
舌面外形高點:冠長近頸2/5
遠中頰尖點:冠厚的近頰1/5,略低于近中頰尖遠中舌尖點:冠厚的近舌1/6,略低于近中舌尖牙合面最低點(溝底):冠長的近牙合1/4與冠厚的1/2交界處遠中頸曲線與中線交點:遠中頸曲度0.0mm
根分叉:根長的1/2與頸厚的1/2交界處偏舌側3、繪出遠中面的冠根外形:遠中面較近中面小而圓突
第56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九:3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五、描繪牙合面形態(tài)1、確定冠寬(30.0mm)、冠厚(33.0mm)2、確定外形高點:近中接觸區(qū):冠厚的2/5處,偏頰側遠中接觸區(qū):冠厚的中1/3處,偏頰側頰舌側外形高點在冠寬的中部3、繪出牙合面形態(tài):舌牙合邊緣嵴長于頰牙合邊緣嵴;近中邊緣嵴較遠中邊緣嵴短而直;近中頰牙合角及遠中舌牙合角為銳角,遠中頰牙合角及近中舌牙合角為鈍角。頰溝:將頰側緣平分為近遠中兩部分近中溝、遠中舌溝:近中舌尖占2/3,遠中舌尖占1/3
邊緣嵴:1.5-3.0mm
注意:斜嵴和三角嵴的走行方向第57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十:等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繪制(2學時)實訓目的:1、掌握上頜第一磨牙的形態(tài)特點
2、學會牙體繪制的方法實訓步驟:1、繪制等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態(tài)
2、繪制等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態(tài)
3、繪制等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近遠中面形態(tài)
4、繪制等倍大上頜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態(tài)實訓數(shù)據(jù):單位:mm冠長根長冠寬冠厚頸寬頸厚近中頸曲度遠中頸曲度7.5頰12.0舌13.010.011.08.010.01.00.0實訓結果:每組上交一份實訓報告,作為該組成員的本次實訓成績第58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十一: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實訓目的:1、掌握下頜第一磨牙的形態(tài)特點
2、學會牙體繪制的方法實訓步驟:1、繪制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態(tài)
2、繪制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態(tài)
3、繪制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近遠中面形態(tài)
4、繪制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態(tài)實訓數(shù)據(jù):單位:mm冠長根長冠寬冠厚頸寬頸厚近中頸曲度遠中頸曲度7.514.011.010.59.09.01.00.022.542.033.031.527.027.03.00.0實訓結果:每組上交一份實訓報告,作為該組成員的本次實訓成績第59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十一: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一、描繪頰面形態(tài)1、確定冠長(22.5mm)、根長(42.0mm)、冠寬(33.0mm)和頸寬(27.0mm)2、確定冠寬點、頸寬點、牙尖點等:冠寬點:近中接觸點:近牙合1/4處遠中接觸點:近牙合1/3處頰尖點:近中頰尖點:冠寬的近中1/4
遠中頰尖點:冠寬的遠中1/3
遠中尖:冠寬的遠中1/7
近中頰尖高于遠中頰尖、遠中尖頸寬點:近中頸曲度:3.0mm
遠中頸曲度:0.0mm
近中頰溝起始點:冠寬的近中2/5與冠長的近牙合1/7交界處
遠中頰溝起始點:冠寬的遠中2/7與冠長的近牙合1/5交界處頸線最凸點:冠根分界線的中點,呈“V”字形突向根方根分叉:頸寬的中線與根長的近頸1/3交界處3、繪出頰面的冠根外形:頰尖圓鈍,頰溝長,近中緣長直,遠中緣短突,可見兩個牙根
第60頁,共6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實訓十一:3倍大下頜第一磨牙的繪制(4學時)二、描繪舌面形態(tài)1、確定冠長(22.5mm)、根長(42.0mm)、冠寬(33.0mm)和頸寬(27.0mm)2、確定冠寬點、頸寬點、牙尖點等:冠寬點:近中接觸點:近牙合1/4處遠中接觸點:近牙合1/3處舌尖點:近中舌尖點:冠寬的近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暖承包合同
- 裝修總承包合同
- 標識標牌制作合同
- 數(shù)據(jù)存儲與分析服務合同
- 英文服務合同范本
- 精技術合作開發(fā)合同
- 合同主體變更協(xié)議
- 房屋買賣居間合同簽訂注意事項
- 關于固定期限聘用合同
- 公對公的借款合同正規(guī)范本
- 癲癇病人的護理(課件)
- 2024年WPS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庫350題(含答案)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醫(yī)院培訓課件:《如何撰寫護理科研標書》
- 河南省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
- 2024年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全冊數(shù)學單元測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2025屆數(shù)學高二上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PDF版含答案)
-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第一章 電和磁整章思維導圖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組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